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工尺七调"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清代工尺七调系统的丰富发展与多类型并存
收藏 引用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 第2期 66-80页
作者:李宏锋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100029 
文章依据文献史料和传统音乐名遗存,梳理明清自俗乐二十八转型为工尺名后,不同工尺命名体系的历史演化逻辑、乐学内涵特征和相互联系。认为,明末以来的工尺名实践应用,存在"正宫系统→小工系统→乙字系统"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六十工尺七调
收藏 引用
《黄河之声》2018年 第22期 10-10页
作者:李芸倩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先秦到明清,中国的式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经过梳理可以发现宫史的发展轨迹是从六十、八十四到二十八到最终形成工尺七调,这是一个从偏向理论存在到注重实践使用的一个变化的过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声融通乐律 归二法使入国风——再读甘涛先生的《怎样学吹笛箫》
收藏 引用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 第3期31卷 123-130页
作者:王晓俊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甘涛先生在昆笛与江南丝竹笛的演奏和教学方面的较高成就鲜为人知。其所著《怎样学吹笛箫》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笛上工尺七调理论的独创性简练表述,形成对民间音乐重要传统的继承发展;二是在竹笛吹奏口法与指法技巧的继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工尺谱记谱系统从固定到可动的演变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学》2012年 第1期 101-112页
作者:李玫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29 
工尺谱字系统自有记录以来经历了从固定到可动的记音模式,变化历程在以往的知识记忆中呈跳跃式出现。对明代以来记音模式的变迁、名变迁过程的整体把握,有助于正确解读和转译存于民间的各种传谱。本文试图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清理,理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元杂剧宫的实践基础与乐学内涵(上)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16年 第1期 50-61页
作者:李宏锋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本文以现存元杂剧宫的乐学内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梳理统计并结合考古遗物和传统音乐遗存,认为明清南北曲实践中的俗乐宫情况并非元杂剧宫历史原貌,不能以此作为元杂剧宫高、煞声等内涵的依据。元杂剧以管色为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元杂剧宫的实践基础与乐学内涵(下)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16年 第2期 40-48页
作者:李宏锋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本文以现存元杂剧宫的乐学内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梳理统计并结合考古遗物和传统音乐遗存,认为明清南北曲实践中的俗乐宫情况并非元杂剧宫历史原貌,不能以此作为元杂剧宫高、煞声等内涵的依据。元杂剧以管色为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弦戏“四大”名实考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21年 第2期 44-50页
作者:王宇琪中央音乐学院 
大弦戏是流行于豫北、鲁西南一带的古老剧种,它以弦索腔为主体,吸收昆腔、青阳腔、勾勾腔、石牌腔等多声腔并存。该剧种唱腔由曲牌连缀构成,曲牌名沿用明清工尺七调,但具体运用与翻等方面自成体系。文章建立在对大弦戏98支唱腔曲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唐宋俗乐二十八的管色实践基础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5年 第2期 58-69,161页
作者:李宏锋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100029 
唐宋俗乐二十八是我国古代音乐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在唐宋及其后的音乐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影响深远。本文在研读前辈学者成果基础上,立足中外古代音乐文献和传统音乐遗存,拟从管色乐器定律特性、使用谱字、演奏指法、二器并用等方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笛色谱字定位尺”小考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15年 第1期28卷 128-136页
作者:李宏锋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北京卷》收录的众多音乐文物中,有一件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传世清代"笛色谱字定位尺"。该尺由紫檀木质地的一块木板和一个木条拼合而成,木板中间开有凹槽,木条嵌于木板槽内,可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代音乐图谱所见工尺唱名体系初探
收藏 引用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 第3期 12-25页
作者:李宏锋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100029 
文章以明代音乐图谱文献及相关传统音乐遗存为基础,从音乐实践角度探讨当时工尺谱唱名体系的应用特点。通过对相关乐器音位及雅乐与俗乐曲谱的分析梳理,认为完善自宋代的以"合"为首配黄钟的固定工尺唱名体系,在明代仍见施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