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巫"
4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从“象”到“像”:甲金文?字符溯源研究
收藏 引用
《汉字文化》2024年 第3期 110-113页
作者:刘瑾怡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210031 
甲金文中的?形符常被认为是“”字,其与史前时期刻绘符号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从马家窑文化人纹罐上绘制的?形符与甲骨器、青铜器上的祝形图形文字中拉出一条发展线,从?字符联系到“”字,再从回归到蛙人、蛙纹,继而拓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舞·武——对民俗艺术中生命本源的多层面解析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22年 第4期38卷 15-20页
作者:张锦莉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山东青岛266100 
文章透过早期艺术和遗留至今的器物图像及其与文献史料对话交互,从贯穿于民俗艺术的文化出发,解析民俗艺术与、舞、武之间多层面的内在联系——“”中见“舞”以及“舞”中见“武”的生命意识表达。并结合民俗艺术符号中“卍”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乳源过山瑶刺绣艺术图案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创意)(上)》2023年 第2期 4-7页
作者:卢荣青 翁华健韶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乳源过山瑶的刺绣服饰图案绚丽多彩,大多是我们所熟悉的事物,如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以及男人和女人等,这些古老的图案以最简单的方式代代相传,记录了古代瑶族族群的发展历程。它们看似简单,却又隐含丰富的文化和艺术内涵,记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离骚》与《招魂》中符号化的形象
收藏 引用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 第2期36卷 56-62页
作者:马志垚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文法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屈原在《离骚》和《招魂》中,分别塑造了“灵氛”“咸”和“阳”三个形象。一方面,这些形象直接来源于原始神话传统,显示了楚地民间盛行的俗对屈原的沾染。另一方面,这些形象本质上是屈原关于“远逝”“归来”等人生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两汉民间“”的变化及其对原始道教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4年 第A1期30卷 335-337页
作者:刘爽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是中国古代一个特殊的群体,先秦时期他们地位高贵。从西汉开始,随着""进入民间,他们的地位也急剧下降。东汉时期,""的社会地位虽然没有提高,但由于这一时期各种民间祭祀活动愈加盛行,"&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古文化的创造者和承传者
收藏 引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 第4期19卷 31-34页
作者:沈怀灵 
是会通人神的中介,为初民制订规范,艺术是主要的术手段,者藉其提高术的法力。者创造文字以记录卜筮的过程和结果,卜辞成为上古历史的记载。祭仪式还是传授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场所。因此具有了会通人种,制订规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古琴之“”性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20年 第2期 83-87页
作者:王旭大连外国语大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是原始文化的母体,追溯多种艺术的早期形态,均呈现""的文化属性。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现有古籍文献记录了相当丰富的关于古琴起源、发展、流变的情况,这些史料反映了古琴曾经历了具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在傩之中:中国多民族傩戏发生原理再思考
收藏 引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 第6期37卷 34-40页
作者:彭福荣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2488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民族研究院重庆408100 
中国境内诸多民族举行的傩祭,整合了说唱、面具、音乐、舞蹈等元素,形成了表达宗教虔诚、交流生活经验、传承生产知识和寄托理想情趣的傩戏。因此,理解中国多民族的傩戏的发生,理应回到傩祭场域。师表演傩戏,从驱邪逐疫转向酬神娱人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蛇与:楚美术中的戏蛇图像研究
收藏 引用
《文化遗产》2020年 第1期 85-93页
作者:余静贵长江大学工业设计系 
楚美术中丰富而系统化的戏蛇图像构成了先秦戏蛇图像的主体,楚文化是研究戏蛇图像的重要文化语境。楚美术图像的戏蛇主体经历了由鸟兽到半人半兽,再到人的演变轨迹,表现为人的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蛇意象是理解戏蛇图像内涵的关键,戏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字义源及先民审美文化心态探析
收藏 引用
《殷都学刊》2006年 第3期27卷 81-83页
作者:刘鸣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系河南安阳455000 
当代学人根据历史学与文化心理学等相关资料,推断出“”字义源的“太阳崇拜说”,认为自原始社会以来,远古时期的人类普遍地存在着原始自然信仰的活动,其中首推对“日神”的崇拜。我国史前有关“日”字符当延续到商代的时候,已初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