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巴特"
9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范伟民与巴特·依克曼斯的谈话
收藏 引用
《雕塑》2018年 第2期 92-95页
作者:巴特.依克曼斯 范伟民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 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 <雕塑>杂志社 
知名华裔艺术家闫淑芬女士和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巴特(Bart)院长一行三人受福建师范学院和福州市教育学院之邀来中国,进行了为期11天的考察。他们首先在两院做了学术演讲,考察了福建莆田、宁德。随后他们到北京交流。在与《雕塑》杂志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伦敦皇家艺术学院
收藏 引用
《世界建筑导报》2024年 第3期39卷 82-85页
作者:Iwan Baan(摄)不详 
位于巴特西的皇家艺术学院为教育、研究和创业提供了一种模式,探索科学、艺术和设计交叉的创造可能性。这是一个灵活的建筑解决方案,适应这个拥有185年历史的机构不断变化的教学和研究计划,旨在团结和加强皇家艺术学院(RCA)的设计创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伦敦巴特西发电站 欧洲最大红砖建筑的传奇与蜕变
收藏 引用
《城市地理》2023年 第3期3卷 66-73页
作者:吴柳依 Adam(图) Yice(图) Yves(图)不详 
在辉煌的40多年里,巴特西发电站曾是欧洲最大的红砖建筑,艺术价值在伦敦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印记,然而沧海桑田,残酷命运并没有给它宽容与恩赐。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崛起,发电站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最终在1983年停止使用。此后,巴特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罗朗·巴特全集》在法国问世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 第1期 135-136页
作者:邀宇 
《罗朗·巴特全集》在法国问世自1986年起,法兰西在风光旖旎的西南文化重镇波尔多市举办一年一度的“读书沙龙”活动。名为读书,实为学术交流、文化艺术展览。是时欧洲及世界各国著名学者、文学艺术家、批评家、新闻出版界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国当代雕塑家——黛博拉·巴特夫尔德
收藏 引用
《美苑》1992年 第1期 54-55,61页
作者:费伊.海勒斯克 张万新 
泰然自若、叉开双腿在那里站着的这些由废弃金属弯曲而构成的马,看上去比例协调,显得安逸、美丽而且永远年轻.这一切是艺术家主观自我意识对自然的再现,对雕塑家来讲这一点极其重要.在西方艺术形式中以马为媒介的艺术品具有很长久的历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本“编织”与网络链接——从罗兰·巴特互文性理论看网络超文本的特征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13年 第5期 110-114页
作者:龚小凡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网络是当代最具时代特征和代表性的文化样式,被认为是一种新兴文明的基础。"网络世界在虚拟中勾勒出了我们正在建立的新现实世界的轮廓,并在实时地构建着新世界的基本规范,预示着新世界的摸样。"如何认识网络世界,认识网络与人、与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离开电影院”:论电子时代的观影主体——从罗兰·巴特的视角出发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19年 第7期 109-111页
作者:刘金平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 
在电子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移动互联终端而非影院观看电影,不过这一趋势却伴随着一种持久的影院乡愁之情。达吉斯曾援引罗兰·巴特《明室》中的话,"影像就是被摄物发出的光,那里的一具真实躯体,散发出光,最终触及这里的我&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罗兰·巴特的“中性”思想与中国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6年 第3期 39-48页
作者:张智庭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传播应用研究中心 
"中性"写作,是巴特很早就推崇和主张的一种写作风格。他的"中性"思想在后来得到不断完善,以至于成为他分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一种根本理论,也构成了他人格的重要部分。概括说来,他把"中性"定义为"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涅槃的钢铁——黛博拉·巴特菲尔德的金属雕塑
收藏 引用
《美术》2016年 第7期 133-137页
作者:郅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 
——黛博拉·巴特菲尔德这是美国当代雕塑家黛博拉·巴特菲尔德(Deborah Butterfield)为其作品《威利》所配的诗句。这些诗句充满自信、坚定的情绪,彰显出女性的细腻与华丽。而且,这些诗句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走进这位雕塑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巴特西艺术中心
收藏 引用
《设计新潮》2020年 第1期 74-79页
巴特西艺术中心前身是巴特西市政厅,始建于1893年,位于伦敦西南部,作为英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而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到了1965年,随着伦敦的城市改革,巴特西市被撤销,划分给旺兹沃思市后,巴特西市政厅就不再承担市政办公的职能。为了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