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市民趣味"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文人风范与新市民趣味--王仁杰闽剧《荔枝换绛桃》的意味
收藏 引用
《福建艺术》2022年 第3期 20-22页
作者:方李珍福建省艺术研究院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荔枝美人是常见的题材,显然美美益美、美上加美是其题旨。戏曲舞台不仅不愿错过这样的美景,往往还将之纳入才子佳人的“告白”情境中:女性主动借荔表情,与习见的赠(遗)帕于心仪之人同属“托物言志”,同样古典婉转但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如果水果有爱情 王仁杰闽剧《荔枝换绛桃》的新市民趣味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21年 第3期 55-56页
作者:方李珍福建省艺术研究院 
如果说20年前王仁杰整理改编的闽剧《红裙记》是一个水边的故事,那么他近年改编的《荔枝换绛桃》则是另一个水边的故事,然而更准确地说是火中的"栗子"。闽剧《荔枝换绛桃》是福州地区家喻户晓的传统剧目,由陈明铿、林飞于20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市民文学中的士人趣味——凌初“二拍”的艺术精神阐释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1997年 第3期 92-101页
作者:高小康 
明代士人作家凌初的拟话本小说集“二拍”通常被认为体现的是市民的鄙俗趣味,与作者在政绩德操方面的传统正统形象形成了冲突。但实际上“二拍”所体现的并不完全是市民趣味。早期话本所体现的典型的市民趣味在于耳目之外的离奇故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国《良友》画报与予且早期散文的“市民趣味
收藏 引用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 第2期32卷 60-62,71页
作者:满建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予且的早期散文较多地刊载在民国时期的《良友》画报上。这些散文在内容上以市民生活为表现对象,认同市民价值观念,重视日常生活的意义;在艺术上以丰富的日常知识作为基础,以生活中的小智慧加以调适,在肆意放谈中呈现出浓郁的市民趣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皇室溺好与市民趣味——南宋山水画风成因研析
收藏 引用
《当代中国画》2007年 第4期 84-88页
作者:薛晔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 
博士生薛晔有严谨、踏实的学风,基础知识扎实,在博士阶段的学习中确实表现出优良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其毕业论文《宋室南渡与画风流变》选取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十分重要,但对比北宋、元代相对重视不够的南宋,对艺术变革的内外因素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国志平话》叙事的原则与视角
收藏 引用
《文史哲》2009年 第2期 45-53页
作者:涂秀虹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福建福州350007 
《三国志平话》叙述三国故事大体遵循三条原则,即历史原则、报应原则、道德原则。《平话》在《资治通鉴》编年体之外创造了艺术的叙事文本,确定了迥异于正史的叙事视角,把历史本真的复合结构改变为刘备蜀汉发展的单线结构。《平话》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三言”故事改编看“以小说行教化”编创意图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 第11X期 24-27,2页
作者:施文斐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三言'通过对源故事的改编,其话本小说的道德感、'情'的因素、果报思想以及市民趣味都得到了极大的凸显。其中既有晚明尚情风潮的时代影响,又有加强果报以增强教化力度的道德努力,同时还有迎合市井趣味以增加受众阅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