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简要论述了干式排渣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阐述了其在电厂除渣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摘要:干式排渣机是火力发电厂炉底除渣的重要设备,主要作用是将煤粉在炉膛内燃烧后生成的炉渣进行冷却并输送至渣仓,液压关断门是干式排渣机的组成部分,作用是将落在渣井篦条上的大焦块挤压为小块,使其能够通过篦条落到干渣机钢带上,也就是对大的焦块起到初级破碎的作用。但在使用液压关断门破碎大的焦块时,初始设计的液压关断门的控制方式为室内操作且是对开或对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焦块破碎的效率,并使渣井放渣量的控制非常困难,极易造成干式排渣机过载停运。现从干渣机液压关断门的控制方式入手,分析研究了控制方式对破碎焦块及放渣的影响,提出了解决办法并加以实施,为提高挤压效率、保障人员安全、解决放渣难以控制的问题提供了参考。
摘要:燃煤机组干式排渣系统利用冷却风对炉渣进行冷却,受限于结构特性必然会引炉底漏风,且多数机组冷却风量控制粗放,普遍出现了炉底实际冷却风量往往高于设计值的问题。本文以某660 MW燃煤机组干式排渣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干式排渣系统漏风特性,并进行了优化调整及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干式排渣机系统头部及侧冷却风门控制粗放,导致冷却风量明显偏离设计值;通过头部冷却风在线监测及闭环控制、侧冷却风门优化调整,能够降低干式排渣机漏风率并合理控制干排渣机系统整体冷却风量;优化后,高负荷工况下,干排渣机漏风率平均降低了44.5%,锅炉排烟温度下降了3.6℃,锅炉热效率提升了0.40个百分点。
摘要:通过对我国现有火电厂排渣系统的比较,干式排渣机系统是火电厂的趋势。
摘要:通过对目前煤粉炉中应用较多的两种除渣方式(湿式除渣和干式除渣)进行比较分析,为相关工程除渣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钢带既是干式排渣机的核心部件,也是干排渣系统全寿命周期的成本中心。分析了钢带运行工况和耳板受力过程,研究了耳板结构的疲劳破坏机理,并运用ANSYS软件计算耳板结构疲劳寿命,提出了众多改进措施,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摘要:本文基于耦合换热的数值计算方法,模拟干式排渣机内部流动与传热特性,得到了其内部灰渣温度场分布特性及空气流动特性,并讨论了运行参数对排渣机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耦合换热数值计算能够反映排渣机内部流动与换热特性,风速计算最高相对误差为5.35%,灰渣温度最高相对误差为9.22%。同时,为提高排渣机冷却效果,应加强水平段对流换热;为改善排渣机上层空间流场分布,应改变排渣机侧风口布置方式,降低流动损失。运行中应合理调控钢带运行速度及进入排渣机的冷却风量。计算结果可为排渣机二次结构设计提供指导。
摘要:介绍了#6,#7炉水力除渣系统的燃煤特性、煤灰成分和排渣量。指出了除渣系统技术改造方案和原则,对系统改造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该排渣系统技术改造后,可节水、节电、减员、增效、文明生产、灰渣炉渣综合利用,排水达标排放,技术含量高,综合效益好。
摘要:三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期输渣系统干式排渣机由于主钢带存在设计上的缺陷,造成主钢带多次损坏耳板,为了解决这一根本问题,从现场实际出发,建设性地提出了采用贯通长托辊替代短托辊、耳板厚度增加1.5倍的设想,并得到了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认可。如果这种设想能够付诸实施,将使干排渣机的使用寿命大大增长,电力行业有关干排渣机发生的类似问题必将得到圆满解决。
摘要:钢带既是干式排渣机的核心部件,也是干式排渣系统全寿命周期的成本中心。文中以有限元软件为工具,以模拟试验台的实测数据为基础,提取钢带有限元计算的等效弹性模量,为应用有限元进行钢带疲劳设计提供有效方法,对其他复杂非线性部件的分析计算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