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认为:“艺术的精髓是创造,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的艺术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而幼儿的艺术创作水平基于幼儿的认知和表达经验,是随着创作经验的不断进阶而逐步提升的。教师要重视幼儿艺术创作经验的积累与丰富,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幼儿的联想与想象。其中,绘本教学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摘要:当水墨遇见童趣,当童心遇见国韵,一勾一染尽显童趣。教师如何在传统绘画艺术与幼儿美术创作之间寻找契合点?本文作者不断在活动中反思,带领着孩子们开展了一场关于中国水墨画的体验之旅。
摘要:在"养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美术创作能力与美术教育生活化理念相契合,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创设美的环境,此时会更有效地刺激幼儿对美的感知。幼儿教师要引导儿童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美,创造美,进而形成联之于境、赋至于美的高尚艺术情感。
摘要:2.5~3岁幼儿正在由无意观察向有意观察发展,大、小肌肉已初步发育,手眼协调能力不断增强,但对手腕、手指的运用还不够灵活,因此这一年龄段幼儿的美术活动应尽量简单、有趣,淡化技能技巧的训练,以唤起幼儿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要目标。基于此,我结合季节特征,选取具有春天代表性且幼儿相对容易表现其特点的紫藤花,设计了这节手指“点花”的美术活动。该活动操作简单,手指和颜料的搭配能较好地呈现紫藤花的特征,有助于幼儿学会有意识地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增强对色彩、造型的感受力,积累美好的美术创作体验,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得到保持。
摘要:绘画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艺术美作为美的集中表现,更鲜明地表现了美的本质特征。艺术美是生活和自然中审美特征的能动反应。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一般在孩童时期就形成了,因此,幼儿的美术教育一直备受人们关注。作为幼儿教师、家长应如何理解幼儿的抽象艺术呢?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探究,努力寻求答案。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