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三峡水库运行以来,长江水沙发生很大的变化,为今后泥沙模型计算与试验水文条件的仿真性提供保证和依据,统计分析了三峡水库建库以来长江中下游泥沙的变化情况,并针对泥沙模型计算与试验中常选取的频率水文年的泥沙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泥沙模型中设计频率水文年所要模拟的沙质泥沙部分的处理方法与途径,即床沙质的输沙率过程采用流量输沙率关系推求设计洪水对应的沙量过程。并出于工程安全的考虑,采用流量输沙率关系的下包线作为沙量过程确定的依据。该方法较好地反映了三峡水库蓄水后泥沙量减少条件下的频率水文年泥沙模拟实际情况。
摘要:探讨了王士强提出的输沙能力公式在黄河的应用问题 。在用实测资料检验过程中对计算方法作了少数修改 。检验结果表明该公式经修正后可以用于黄河干流和床沙组成较细的河流而不至引起大的误差;对粗、细泥沙的相互影响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使得该公式能适用于床沙组成较粗的河段或河流。
摘要:黄河下游河道表层及深层床沙测验于 1998年汛前开始 ,具有较高的控制性及测验精度。通过对实测资料的系统分析 ,阐述了床沙级配的沿程及沿深度的变化特点 ,并首次利用床沙级配 ,从新的途径分析计算得出 1998年 5月~ 1999年10月d 0 .0 62mm的淤积量分别占全沙淤积量的 2 8.7%、43 .6%和 2 7.7%。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