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底层文学"
4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底层文学应该如何写作——以赵树理的小说创作为参照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 第4期 106-111页
作者:白春香山西省晋中学院 
底层文学是21世纪以来中国文坛出现的一股重要的文学思潮,它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和社会变革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呈现出重重矛盾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也是文艺界在反思"纯文学"后使文学重新回归到现实人生中的反映。这股思潮的出现,可以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底层文学的新动向及左翼文学传统的终结
收藏 引用
《南方文坛》2016年 第4期 45-48,65页
作者:杨胜刚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传媒系 
一评论界关于底层文学的争论业已消歇,但有关底层的写作并未随之终止,甚至在近年来有了新的动向。底层文学曾被认为有诸多不足,比如思想的贫乏、艺术粗糙、展示苦难、人物塑造的扁平化等。不过新出现的底层文学却不是冲着为已有的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底层文学”:提出问题的方式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 第5期 35-37页
作者:李云雷中国艺术研究院 
新世纪以来,以底层文学为代表的底层叙事成为重要的文艺创作和批评现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11年7月2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当代文艺批评中心"主办的第二期"青年文艺论坛"在中国艺术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底层文学”的性别偏歧——关于《那儿》和《北妹》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论》2014年 第2期 105-110页
作者:李丹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二00四年曹征路的中篇小说《那儿》发表,旋即成为文学批评的热点,“底层文学”也由此获得正式的命名,并在接下来近十年的时间中为研究者所反复言说。但一个遭到忽视的事实是,“命名”这一行为源自一个典型的男性文本,《那儿》中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底层文学的文化立场看陈应松小说创作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 第5期 59-63页
作者:张艳梅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05年以来,底层文学成为评论界的主流话语和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方向之一.对阵分明的两派观点也开始了尖锐论辩.李云雷认为:在内容上,底层文学"主要描写底层生活中的人与事;在形式上,它以现实主义为主,但并不排斥艺术上的创新与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论底层文学中打工小说之艺术风格
收藏 引用
《作家》2012年 第16期 11-12页
作者:李水平郑州铁路技师学院 
打工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一种新文学形态,它描写了改革开放中打拼在城市的底层打工者的辛酸经历。本文试分析打工小说的主题、精神内涵等艺术风格,旨在推动打工小说的影响,更好地促进打工小说的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底层文学:认知的焦虑
收藏 引用
《探索与争鸣》2008年 第5期 31-33页
作者: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 
以道德同情和社会批判为特征的"底层文学"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典型的"问题文学",对"底层文学"的讨论乃至争论,不仅彰显了中国严重失衡的社会关系,而且也透视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某些缺失。文学绝不是社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底层文学,或一种新的美学原则
收藏 引用
《天涯》2008年 第4期 206-207页
作者:孔海明 
《上海文学》2008年第二期发表了北京青年学者李云雷对作家刘继明的访谈《底层文学,或一种新的美学原则》,就近来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的“底层文学”现象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刘继明指出:有人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工农兵文学,七八十年代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07:“底层文学”的理论与实践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 第1期 22-29页
作者:李云雷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7年,"底层文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进展,尽管大多数评论家仍持批评的态度,但即使对于这些评论家来说,"底层文学"也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在他们的批评文章中,有的也采取了一种抽象肯定、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底层文学”与青年作家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1年 第9期 53-57页
作者:李云雷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理论与批评> 
底层文学"作为新世纪以来最重要的文艺思潮之一,不仅对老一代作家产生了影响,如陈应松、王祥夫、刘继明、曹征路、胡学文、罗伟章以及贾平凹、刘庆邦等,而且对青年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过,这一影响又是带有这一代人特色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