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底层生活"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民间生活的精神梦游者——论黑陶的散文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08年 第4期 78-82页
作者:冯雷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从本质意义上来讲,散文、诗歌等艺术形式并不是实用性的东西,也不是什么物质的存在形态,而是一种立足于个人体验和集体历史记忆的精神性想象,是无限逼近、探寻、呈现主体心灵世界的"语言现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
收藏 引用
《美术》1990年 第10期 8-9页
作者:古元 
有人说现在时代不同了,“五四”以来的革命文艺理论和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都过时了。我不同意所谓过时的观点,过时不过时,要从人民大众对文艺的需求来衡量,应该以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感情和审美要求为出发点。文艺作品要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活底色上描绘人生的滋味——尹向东小说集《鱼的声音》述评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13年 第2期 34-37页
作者:黄洁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作为中国作协、四川省作协会员,尹向东凭借其民族血缘的特殊性而在文坛上获得特殊地位,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从而造就了其小说创作的独特艺术取向。尹向东小说的叙事内容是藏区底层民众生活,他的内心涌动着倔强的下层藏族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底层写作仅仅体现了道德化的文学立场
收藏 引用
《探索与争鸣》2008年 第5期 33-34页
作者:洪治纲暨南大学中文系 
以道德同情和社会批判为特征的"底层文学"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典型的"问题文学",对"底层文学"的讨论乃至争论,不仅彰显了中国严重失衡的社会关系,而且也透视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某些缺失。文学绝不是社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底层写作”:没有完成的讨论
收藏 引用
《探索与争鸣》2008年 第5期 29-30页
作者:孟繁华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 
以道德同情和社会批判为特征的"底层文学"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典型的"问题文学",对"底层文学"的讨论乃至争论,不仅彰显了中国严重失衡的社会关系,而且也透视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某些缺失。文学绝不是社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老王》描写艺术探微
收藏 引用
《初中生辅导》2015年 第32期 21-23页
作者:邹小千重庆市开县实验中学 
在学习《老王》一文时,许多同学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文中人物的命运、文章的主题等内容上,而忽略了作者为表现这些内容而采用的艺术形式。施耐庵在《水浒》描写人物运用到的"由远而近"这一技法。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在对&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生的相信
收藏 引用
《满族文学》2020年 第2期 102-104页
作者:李铭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部 
我18岁的时候村子里才有了第一盏电灯,20岁那年初中辍学,然后就开始了打工生涯,去水泥厂,去食堂,在生活的洪流中开始颠沛流离。婚姻更逗,民间的“倒插门”竟然降临到了我头上,23岁那年成为了我们村第一个嫁出去的男人。然后继续底层生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东北戏剧小品艺术的民间性及狂欢特质
收藏 引用
《新世纪剧坛》2013年 第1期 45-48页
作者:王岩 
何谓民间民间在普泛意义上是指与土地家园具有亲缘关系的底层生活,真正的民间具有永恒性和不被权利染指的沉默的寂静,唯其沉默的属性,方显示出民间暗哑和静默中独有的发声。民间是活力源头的生命力,真实饱满的民间,富有生命力,民间的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畀愚小说:作为一种文化的阐释与反思
收藏 引用
《艺术广角》2010年 第1期 56-58页
作者:王学海浙江省海宁市文联 
畀愚小说引起全国关注,在于描写时下社会底层生活的真实性,并能梳理出在俗世生活中尚有坚守真爱的一族。由小说生发的一个社会人类学与政治学的问题,依然是男权社会下女性沉重的肉身。畀愚的小说同时也向小说家提出了警示:故事是小说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感受大河湾的历史变迁 体味小人物的世情悲欢(评论)——论曹多勇淮河湾系列小说的艺术魅力
收藏 引用
《滇池》2006年 第8期 28-31页
作者:孙大军 
近年来,安徽作家曹多勇以自己知性的眼光透视着成长于斯、生活于斯的淮河这片热土,用自己凝重、平实的笔触,以淮河岸边的村落大河湾为故事背景写作了一系列小说,给人们留下深深的思考和独特的审美印象,引起了当今文坛的关注,产生了较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