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针对XH 27块大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快,产量降幅大的问题,利用角点网格、随机建模方法建立了相控地质模型,进行了历史拟合,根据含水率、水油比及水油比导数曲线特征提出了三种水平井见水类型,明确了不同见水类型的水淹特征。研究了水平井无因次避水高度、水平段长度、渗透率各向异性、油层厚度等因素对水平井水淹规律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设计参数对累积产油量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无因次避水高度、采液强度、水平段长度,研究结果对同类油藏水平井部署设计有参考意义。
摘要:针对薄油层和底水油藏的特点,综合运用三维地震解释、综合测井解释及油藏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砂层的展布方向,通过筛选原则优选原井井位,并进行水平段优化设计,有效地避开油藏底水,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该研究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摘要:G104-5断块Ng6油藏为底水稠油油藏,构造幅度低,采用定向井开发,含水上升快、产量低,效果差。水平井具有生产压差小、泄油面积大的优点,可有效延缓底水锥进,提高单井产能,是开发低幅度底水稠油油藏的有效手段。根据油藏特点建立概念模型,对水平井生产的油水运动规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储层的非均质性、水平段长度、水平段位置、隔夹层发育状况、油层厚度等因素决定着底水上侵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水平井整体开发优化设计,实施后取得较好效果。
摘要:连续封隔体ICD完井采用砾石充填技术可有效阻断入流液体在井筒与ICD管环空中的横向流动、增强控水能力,在底水油藏水平井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但目前缺乏对连续封隔体ICD完井生产动态模拟的有效手段,封隔体ICD的控水效果难以得到客观评价。本文在分析底水油藏水平井连续封隔体ICD完井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水平井连续封隔体ICD完井生产动态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实例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生产动态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有效应用于水平井连续封隔体ICD完井的优化设计和控水效果评价,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摘要:针对北布扎奇油田薄层、底水的油藏特点及油井含水上升较快的现状,利用老井侧钻水平井,有效避开油藏底水水锥,最大限度地延长了油井低含水采油期。介绍了原井的筛选原则;侧钻靶区地质设计;侧钻水平井水平段长度优选。按照以上地质设计,2004年12月在北布扎奇油田成功实施了NB31短半径开窗侧钻水平井,该井投产后获得日产234t的高产油流后,产量一直稳定在50t/d以上,含水由侧钻前的92%下降至10%。截止2005年10月NB31已累积增产原油7830t,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摘要:从基本地质油藏条件出发,以江汉油区为实例总结了边水油藏、低渗油藏和裂缝性油藏等不同油藏类型的水平井水平段方位和长度的设计原则。水平井水平段的方位由储层方向性决定,而水平段长度设计并非越长越好,应在满足水平井设计产能和经济投入允许的范围内以获得更高的储层钻遇率为目标进行设计;老区水平井水平段方位设计还需要考虑与现有井网的位置关系。在水平井单井优化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储层方向性、油藏含油面积、老井网单井控制面积、与现有注采井网位置关系等地质和开发因素。以江汉油区广1区潜113(2)边水油藏为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水平段方位设计和长度优选。
摘要:随着钻完井技术的发展,采用流入控制阀(ICD)完井技术开发底水油藏成为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弄清水平井ICD控底水原理及影响因素成为利用其实现延缓底水锥进、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的关键。在分析ICD控水限流原理基础上,通过模拟计算,具体分析了流动剖面、环空流动、含水率等3个影响控水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具有高含水段的油藏,可以利用ICD增大高渗段阻力,从而在牺牲总产液量的基础上降低产水,实现控水;ICD所产生附加压降有效地减少了环空流动,增强了控水的稳定性,为实现长期稳油控水提供了保障;对储层物性参数分布认识出现偏差将会较大地影响ICD的控水效果;对于存在高含水段的水平井,需要增大高含水段的附加压降,降低高含水段的产液量,才能有效实现控水。对水平井ICD控底水原理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为优化水平井ICD完井设计,控制底水锥进提供了技术思路。
摘要:在统计分析桩1块水平井生产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水平井水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桩1块水平井水淹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射开程度、产液量、采液强度、生产压差、避水程度、油层有效厚度;水平井生产进入后期,应重点关注水平段射开程度,实施适时堵水,以提高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利用底水油藏水平井水脊预测理论,确定水脊半径;按柱缺模型计算水脊体积,根据水脊体积进行水平井堵水堵剂用量设计。给出了实例CTH1-P31水平井的结果。
摘要:针对子北采油厂涧峪岔油田长2储层压裂改造压裂缝高延伸连通底水,使油井水淹无法正常生产,压裂成功率低的问题,文章在国内外控缝高压裂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涧峪岔长2储层特点,研究了适合该区压裂缝高控制的施工参数和控缝高延伸的添加剂KF-1压裂技术,并在油田113口井推广应用,有效率由原来的42%提高到79.6%,平均单井日增油0.43 t,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油田长时间停产伴随着油水重新分异,文中建立了一种油水运聚平衡解析模型,能快速指导该类油藏开展定量、半定量剩余油分布研究。以“势控论”为基础,从油水运移动力学关系出发,开展了底水油藏临界运移油柱高度和油水运聚平衡时间的推导,并利用机理数值模拟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储层渗透率、运移距离、运聚角度是影响停产后运聚平衡时间的主要因素,海相低幅高渗底水油藏关停后动油水界面重新平衡需上百年。该模型指导陆丰A油田进行评价井点位置设计,预测剩余油柱高度与实钻结果较为吻合,验证了停产11 a后动油水界面仍处于未平衡状态,对老油田二次开发潜力及风险认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