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庾信"
7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庾信骈赋用志怪小说典故研究
收藏 引用
《贺州学院学报》2024年 第2期40卷 79-86页
作者:陈华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南北朝时期用典风气盛行,庾信创作大量用典,密集博艳,混融无迹。学者们多着意于庾信诗文用典密集、创作方法多样的特色,而庾信骈赋所用之典还有来自志怪小说的偏好,因而其骈赋具有自觉化用志怪小说故事的创作特色。魏晋南北朝时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易代之际的记忆建构及文学生成:以庾信《拟咏怀诗》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5期50卷 117-124页
作者:郭晨光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北京100875 
易代之际的记忆图景,往往是由亡国之人在追忆历史的文学作品中建构起来的。其中,庾信的《拟咏怀诗》尤具特殊性,围绕“江陵陷落”作为中心事件,所叙片段零散、跳跃,缺乏井然有序的时间线索。他将江陵、长安、小园三重时空进行并置,描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写景艺术看庾信诗风的南北嬗变
收藏 引用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 第3期33卷 74-79页
作者:温辉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18 
庾信的诗歌作品之间风格相差甚大,学者普遍认为南朝作品绮艳雕琢,北朝作品苍凉劲拔,但这一结论可进一步讨论。在对庾信诗歌作品进行南北分期的前提下,从写景艺术角度梳理了其南北诗风之间的关系,发现庾信的南朝作品除了清新自然之作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庾信诗歌创作与《左传》
收藏 引用
《文史知识》2004年 第4期 12-20页
作者:李俊北京大学中文系 
《周书·庾信传》中云:“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中华书局,1971)六朝时期的文人,往往都研习儒家经典,这是当时治学的一种普遍现象。所以,《庾信传》的这一条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庾信《哀江南赋》“胡书”新证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2011年 第4期 145-148页
作者:尹冬民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庾信(513—581)字子山,父肩吾,祖籍南阳新野。庾信在诗歌、辞赋和骈文各个方面都有突出成就,被倪瑶誉为达到“穷南北之胜”的高度,亦兼善草书(张怀罐《书断》云:“亦工草书”)。以四十二岁出使西魏并人北不还为界,可分为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李白对庾信诗赋的承传接受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 第1期 102-110页
作者:何世剑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南昌330031 
本文论析李白对庾信诗赋的接受,认为:李白生活的时代,有较好的庾信诗赋接受文化语境。李白创作时,从写作主题、使事用典、意象选用、修辞遣词、句法结构等方面,较多地承传了庾信审美写作经验。庾信、李白均宗法《风》《骚》,承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庾信贰臣心态的文学呈现
收藏 引用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 第5期42卷 19-21页
作者:李若君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作为南北朝时期贰臣的典型代表人物,庾信在北朝时期于作品上呈现出与南朝时期不同的风貌。通过研究其文学作品,发现其入北后心态发生急剧变化,表现在文学上则呈现出深沉的故国之思、浓厚的乡关之思、强烈的愧悔心理,以及隐逸心理与积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庾信、杜甫诗歌集大成之比较
收藏 引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 第3期25卷 37-42,175页
作者:杜晓勤 
庾信、杜甫诗歌集大成的过程具有相似性,他们基本上都是由崇尚绮丽、清新,向沉郁、老成发展的。而他们之所以最终能超越时人、集诗歌艺术之大成,又主要得益于他们后期精神境界的升华。但是,他们对儒学精神的理解并不相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庾信诗文接受及其当代意义
收藏 引用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2期41卷 108-113页
作者:何世剑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1)从文学复变关系看,庾信复举《诗经》《离骚》以来所倡导的"吟咏情性"、"发愤以抒情"的诗学大旗,踵事增华,为宫体诗,后世或视其为梁陈绮靡文学代表加以批判,或以之为"律祖"肯定他对诗歌形式美发展的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庾信晚期文风之变
收藏 引用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 第2期22卷 12-17页
作者:习毅河北大学出版社 
庾信的一生可以公元 5 5 4年 (元帝承圣三年 )梁元帝江陵之败、梁朝灭亡为界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文学创作亦据此划分。前期是他少年得志时期 ,也是文风浮艳时期。创作上多描绘性 ,少抒情性 ,比较讲究形式、技巧 ,体现了梁诗极貌写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