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建筑批评"
48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他是践行遗产保护的理论家与评论家——陈志华“建筑遗产保护文献与研究”系列著述阅读感悟
收藏 引用
建筑设计管理》2022年 第8期39卷 89-96页
作者:金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论学术委员会 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0引言家人之外,要铭记一个人,要看他实际的贡献或精神上是否有益于行业及社会;但为什么有的人离去,会联结住记忆,甚至让我们觉得“曾经的时代”远去了;如果人生是一部书,时间就是页码,不论长短,只要能超越一己去探究人和世事本源就是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汕头大学新医学院建筑评述
收藏 引用
《世界建筑2022年 第7期 114-117页
作者:朱翌友 艾侠 高枫悉地国际 伴步文化 悉地国际医疗事业部 
本文从社会语境和建筑学语境的双重角度,回顾和分析了饱受争议的汕头大学新医学院的设计意图。这座兼有医学设施与教育科研建筑特征的大楼,从概念方案到全程设计,在一种面向气候条件、复合场景、仿生学建筑意向、严格的建造预算的共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方性建造——2023青年学者支持计划综述
收藏 引用
建筑学报》2023年 第8期 94-97页
作者:周渐佳 黄印武(指导) 王骏阳(指导) 冯江(指导) 李华(指导)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剑川县沙溪源乡村合作中心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学报》于2017年推出"青年学者支持计划",至今已是第四届.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始终立足于同一个目标——直面当代中国建筑实践,思考建筑批评的文本写作与具体实践的关系.2017年的首届青年学者支持计划以"建筑批评方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上海建筑形态变迁——从西方极少主义建筑思潮看
收藏 引用
建筑学报》2002年 第8期 57-59页
作者:章迎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本文结合西方现代建筑理论,以当代上海建筑形态为研究对象进行述评,从极少主义建筑思潮(TheArchitectureofMinimal-ism)的本质出发,从建筑形态语言角度总结当代上海建筑形态得失。近20年来,上海的建筑无论在技术和设计上都取得了辉煌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社会呼唤建筑评论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1996年 第7期 4-5页
作者:刘托 
建筑是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艺术,是广义的社会文化的综合展现。建筑师的艺术创作需要社会的认同,需要大众的参与及理解。 当代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亟待在建筑师与社会之间建造一座沟通与理解的桥梁,这座桥梁便是建筑批评批评、争鸣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时代建筑杂志的功能
收藏 引用
建筑与文化》2004年 第3期 65-76页
作者:王受之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理论系 
建筑与文化》杂志的出版是中国建筑理论界的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的建筑理论、建筑批评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希望这份杂志对中国建筑的成熟和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更加期望这本杂志的出版能够成为一个理论发展的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本土性、时代性和创造性的结合——以铜陵市政府办公楼建筑设计为例
收藏 引用
《安徽建筑2016年 第3期23卷 40-41,45页
作者:曹将铜陵市建筑工程管理局安徽铜陵244000 
建筑批评又称为建筑评论、建筑批判、建筑评价。建筑批评注重对一件建筑作品、一系列建筑作品或建筑的某种整体的价值和意义作出评价和判断。价值批评体现主题与客体之间关系,价值批评始终是建筑批评的核心。建筑与艺术造型的关系不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建筑与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的批判性反思
收藏 引用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4期12卷 45-54页
作者:郦伟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广东惠州516007 
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框架下考察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本文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理论为例,通过对建筑艺术与社会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反思,提出建筑艺术在反映社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桥梁美学2019年度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2020年 第5期42卷 213-222页
作者:梁艳 何畏 唐茂林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都610031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桥梁美学已经走出了一条理论与实践、建筑与结构相结合的道路。通过梳理近年来桥梁美学的发展状况,从桥梁美学理论与设计方法、桥梁美学与历史文化研究、桥梁附属建筑设计与景观生态美学、桥梁建筑批评与评价、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Zaha Hadid在中国现代性建筑的评价与分析
收藏 引用
《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年 第11期25卷 90-91页
作者:李娜 张乘风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现代性建筑具有复杂、多元和模糊的概念,不存在固有的发展模式。现代性建筑建筑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哲学与价值等方面的提升。当代中国建筑向同质化方面发展,致使城市地域特性急剧消失,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愈演愈烈。以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