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弗洛伊德主义"
3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弗洛伊德主义与中国二十世纪文艺美学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 第3期 25-46页
作者:尹鸿 
以精神分析心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弗洛伊德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哲学,广泛地影响到二十世纪人文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精神分析文艺美学以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本能理论、梦论和文化创造论为理论支点,把被压抑的本能欲望视为艺术创造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弗洛伊德主义在中国的兴衰及命运——兼评《弗洛伊德主义原著选辑》
收藏 引用
《心理学探新》1989年 第3期14卷 41-44页
作者:金戈 
西方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和社会暂学家弗洛姆曾认为,爱因施坦、马克思和弗洛伊德是现时代的三位伟大设计师。的确,这三位犹太籍思想家,爱因施坦是试图为自然界立法,马克思是试图为人类社会立法,而弗洛伊德则是试图为个体的心理世界立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品特的威胁剧《回家》中的弗洛伊德主义因素
收藏 引用
《时代文学》2008年 第16期 131-133页
作者:李英姿常熟理工学院 
  哈罗得-品特(Harold Pinter 1930--)是荒诞派戏剧在英国的主要的代表,他曾深受荒诞派戏剧大师贝克特和尤奈斯库的影响,但是品特却把自己的作品称作"威胁喜剧(Comedies of Menace)",即在浅显和机巧的表层故事下暗藏威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弗洛伊德主义和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
收藏 引用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 第6期24卷 47-51页
作者:李志斌湖北大学人文学院 
作为系统的现代心理学理论之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20世纪西方各人文学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阐释了弗洛伊德主义的思想与精神内核,并以此为基础,论析了弗洛伊德主义带给劳伦斯小说《儿子与情人》的多层艺术启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弗洛伊德主义情结
收藏 引用
《焦作大学学报》2010年 第1期24卷 66-67页
作者:贾开吉焦作大学人文学院河南焦作454003 
弗洛伊德主义贯穿郁达夫小说创作始终,郁达夫在把弗洛伊德的观点和方法运用于人物心理和生理描写的同时,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实,从而使作品达到了用传统描写所不能达到的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简论郭沫若对弗洛伊德主义的批判汲取
收藏 引用
《临沂师专学报》1992年 第3期26卷 21-25页
作者:唐宜荣 
“狂飚突进”的“五四”前后,弗洛伊德主义顺随西方现代主义各种思潮被人们匆匆地介绍到中国思想界和艺术界.郭沫若在当时并没有撰写专文评述过弗洛伊德主义,但在创作实践和批评活动中,尤其是在自传色彩颇为浓郁的小说里,明显地表现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徘徊的幽灵——弗洛伊德主义对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学研究》1991年 第2期 61-67,6页
作者:尹鸿 
以精神分析学说为基础,弗洛伊德主义作为一种心理学理论和文化哲学思想,它以其对人类精神和人类行为所作出的独特解释和独特发现,不仅对心理学,而且对当代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宗教学、法律学、文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爱的实践中存在——读弗洛姆《爱的艺术》
收藏 引用
《思想政治课教学》2022年 第8期 95-96页
作者:张晓薇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在写作《爱的艺术》时,社会批判思想家弗洛姆的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已逐渐形成。弗洛姆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批判性地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从人类生活实践出发考察人类生存状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珊·桑塔格作品的艺术、风格及现代性意识:利兰·伯格访谈录(英文)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2018年 第3期40卷 1-17页
作者:顾明生 利兰·波格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不详 
利兰·波格教授是桑塔格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之一,编有《苏珊·桑塔格谈话录》(1995)、合著有《苏珊·桑塔格资料辑录:1948-1992》(2000)等著作。顾明生博士于2016-2017学年在爱荷华州立大学英语系访学期间采访了波格教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弗洛伊德的社会文化理论(一)
收藏 引用
《心理学探新》1989年 第3期14卷 36-41页
作者:王启康华中师大教育系 
弗洛伊德一生的著述很多,他的思想、理论涉及的范围很广泛。除了关于神经精神病的诊断治疗,关于人的心理生活的构造和规律之外,还比较深入地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问题,其中包括宗教、道、教育、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构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