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张可久"
2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张可久涉及杭州风物之元曲述略
收藏 引用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 第4期8卷 13-21页
作者:孙侃浙江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 
本文结合元朝的历史背景、文化演变和作家生平等因素,对元散曲重要作家张可久留存于世的,尤其是涉及杭州风物的作品予以艺术分析,详细阐述了元曲作为当时的一种重要的戏曲样式,对于表达作家内心情怀、展示自然人文风情、表现社会矛盾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张可久散曲风格略论
收藏 引用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 第4期6卷 12-17页
作者:马素娟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24 
张可久是元代后期著名的散曲作家,其风格一改前期"艳俗"、"豪放"的特点,呈现出"清丽雅正"、"蕴藏含蓄"的美学风格,而这一风格在其创作的写景作品中尤为突出。文章结合其散曲作品对其艺术风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张可久散曲语言的修辞艺术——以辞格运用为中心
收藏 引用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2年 第11期 86-89页
作者:张剑舒宁波大学文学院 
张可久在元代儆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工于炼字,精于比喻,善于对偶,其散曲创作趋于雅化,形成了“清”“雅”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本文试图从辞格运用的角度入手,选取张可久散曲中常用的几种辞格:比喻、重叠、对偶和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张可久的散曲
收藏 引用
《河池师专学报》1990年 第2期10卷 65-71页
作者:吴政 
本文对张可久散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否定了以往抑多扬少的观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张可久西湖散曲略论
收藏 引用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1期24卷 85-88页
作者:赵玮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97 
元代散曲家张可久描写杭州西湖的作品很多,前人论其散曲,多从艺术风格、文学地位等宏观方面着笔,或就单支散曲作赏析式的评鉴,忽视了其作品中强烈的地域色彩。结合张可久的西湖情结,分析其西湖散曲特有的文化内蕴,将可从相对微观的层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散曲大家张可久的散曲创作艺术
收藏 引用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3期11卷 91-93页
作者:罗明镜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湖南娄底417000 
张可久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他的作品雅俗互融互渗,雅俗相宜,形象生动,诙谐有味,对元代散曲的表现力有开拓之功。其曲清丽蕴藉,引领了一代曲风潮流,对散曲文学的发展有相当大的贡献,对后世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简评元曲大家张可久的散曲创作
收藏 引用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2期14卷 44-46页
作者:潘程环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广东广州510091 
元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以散曲最富盛名的时期。在众多散曲作家中,张可久的散曲不仅数量最多,而且从内容到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其创作题材广泛,感情深婉,雅俗相谐,本色自然,清丽蕴藉,且极富表现力。张可久是元代散曲文学的集大成者,形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内旋”意蕴与“外旋”机趣的结合——读张可久散曲《普天乐·别怀》
收藏 引用
《阅读与写作》1999年 第11期 15-16页
作者:姚宇 
任中敏先生在《词曲通义·性质》中著曰:“……词尚意内言外,曲意为言外而意亦外……”,“词合用文言,曲合用白话。同一白话,词与曲之所以说者,其途径与态度亦各异。曲以说得急切透辟、极情尽致为尚,不但不宽弛,不含蓄,且多冲口而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张可久西湖之外的山水散曲
收藏 引用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 第4期21卷 87-90,94页
作者:李亮伟宁波大学文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小山酷爱山水,一生游历甚丰。或是翛然远游,或是择隐婆娑;或是宦游奔走,亦能兴发山水情志,从而“江山好处追游遍”。发为歌咏,留下许多游观、纪行、栖迟于佳山胜水的山水散曲。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他的游观视野和审美视野下的山水之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元代散曲艺术特色浅论
收藏 引用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 第2期20卷 61-65页
作者:葛全诚青海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西宁810008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