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弦鸣乐器"
3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龙门石窟音乐图像中的弦鸣乐器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18年 第3期 37-38页
作者:吴璇洛阳理工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 
龙门石窟音乐图像中现存的可辨识乐器,共计18种,其中弦鸣乐器有:箜篌、琵琶、阮、筝。这些弦鸣乐器是当时乐器形制和演奏方式的真实雕刻,体现了中原音乐文化与西域音乐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反映了这一时期音乐艺术的兴盛,为我们研究隋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筝:久负盛名的中国乐器
收藏 引用
《Women of China》2022年 第5期 58-61页
作者:孟佳鑫 不详 视觉中国 
古筝,弹拨弦鸣乐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流行于中国各地。千百年来,古筝艺术家们一直都在悉心传承着天籁般的琴音。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沉淀,古筝演奏技艺也在一代代筝人手中发扬光大。2008年6月,古筝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20世纪藏胡艺术及其发展策略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11年 第5期 86-88页
作者:胥必海四川文理学院音乐系 
胡在藏语中亦称“比汪”,是一种与二胡相似的擦奏弦鸣乐器,主要流行于康方言区,以四川巴塘、西藏芒康、云南德饮一带最为盛行;在卫藏方言区及安多方言区虽有少量流传,“但主要由热巴艺人及演唱‘宣肯’说唱音乐的流浪卖艺乞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族管乐队乐组“点、线、面”音响的声学实证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21年 第1期 92-99页
作者:黄司祺中国音乐学院 
弦鸣乐器在中国民族管乐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音色组合形式丰富,音响形态多样。学者们使用"点、线、面"描述民族管乐音响特征时,这种定性化描述是否具有科学依据?本文即从音乐声学角度对此进行详细的实证研究,并结合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竖琴的踏板
收藏 引用
《音乐探索》1991年 第4期 57-58页
作者:李慕兰贵阳市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 
竖琴是一种拨奏弦鸣乐器,是交响乐队中的大型拨乐器。1814年法国人S·埃拉尔创制了近代竖琴。十九世纪以后,竖琴在欧洲广为流行,近几十年来也得到我国作曲家的青睐。竖琴形似弓,演奏者用双手弹拨琴而发声。琴座下设有七个踏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交往:音乐在非洲社会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5年 第2期2卷 87-101页
作者:J·H·克瓦本纳·恩凯蒂亚 冯炳昆加纳大学非洲研究所 
人们日益认识到,音乐的形式结构不仅取决于音乐这种传意方式的基本功能,而且也取决于各个社会当前如何根据艺术的、哲学的和社会的价值观来看待音乐,以及音乐生活本身如何体现了这种观点。有些社会把音乐完全视为审美乐趣的来源,强调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提琴的艺术——铸造灵魂的手 意大利小提琴名家
收藏 引用
《收藏.拍卖》2009年 第9期 112-119页
作者:劳梦琪 
小提琴,这种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的擦奏弦鸣乐器,事实上是数代制琴师精心研制改良的结果。小提琴那近似人声的发音,适于表现温柔、热烈、轻快、辉煌以至最富于戏剧性的强烈感情,都与其极为精致的制作工艺技术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文化之箜篌 来自指尖的靡靡之音
收藏 引用
《绿色视野》2016年 第8期 64-67页
作者:韦嘉惠 
因为童年时看到的一张彩图,我与箜篌就此结下了渊源。寻寻觅觅,终于和箜篌有了亲密接触,这也算人生一大幸事。童年时,箜篌印记我上小学的时候,妈妈居然还保留着她上高中时使用的笔记本。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笔记本,软皮封面不是纸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琴徽
收藏 引用
《广东艺术》2014年 第4期 65-66页
作者:袁芥芳 
中国古琴艺术于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文化遗产,从此古琴成为世界级的古典乐器。琴面上的十三个徽有近二干年的历史,具有多学科的特殊性。日本学者林谦三在《东亚乐器考》中写道:“至于使其合理化的徽之设置,不能不算是一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探析普米族四琴形制变化和保护现状
收藏 引用
《现代装饰(理论)》2015年 第3期 208-209页
作者:王一平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普米族四琴是普米族"搓蹉"舞的伴奏乐器,是普米族独有的民族乐器,是普米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目前四琴的形制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需要分析背后的原因并探讨产生的影响。随着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