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在钢丝形变热处理中,用人工神经网络建模预报性能,为自动控制性能和工艺设计奠定基础,并为该工艺探索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摘要:介绍表面处理、拉拔连续生产线生产弹簧钢丝的工艺,从酸洗、磷化涂层、生产场地、操作规程及废酸的处理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出生产工艺并进行试生产,生产出合格产品。指出此生产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
摘要:分析现有弹簧钢丝油淬火生产线积线式卷筒收线机、夹送式收线机组的优缺点。根据弹簧钢丝油淬火生产线的工艺特点,提出收线设备的技术要求。新型牵引式收线机组由牵引机、卷取机、积线架等组成,通过试验确定施加在钢丝上的拉力约为钢丝破断拉力的2%~3%,压线轮压力和钢丝牵引力之间的关系满足欧拉公式。设备技术参数:卷筒直径900 mm,Dv值24 mm.m/min,收线盘载质量1 t,适用直径2~6 mm钢丝生产,钢丝性能完全满足客户要求。
摘要:介绍了国产弹簧钢丝热处理生产线的现状和发展。目前国产弹簧钢丝生产线大多采用油淬火回火工艺,钢丝直径大于8 mm时,设计产能1 t/h。“高速”弹簧钢丝生产线采用“水淬火”工艺,对于直径大于8 mm的钢丝,生产线设计产能2.5 t/h。以直径10 mm 55SiCr弹簧钢丝为例,对热处理后钢丝性能和金相组织进行了分析。对未来弹簧钢丝生产线的设计理念进行了展望。
摘要:根据淬回火弹簧钢丝探伤收放线系统的组成及控制特点,分析控制系统的I/O需求,选取系统的硬件配置。根据放线机、牵引机、收线机的运行特点,通过张力控制器的设计和各变频器给定频率算法设计,并针对放线机、收线机大转动惯量的特点,配置制动电阻。该系统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系统放线顺畅,收卷盘形规整,实现了淬回火弹簧钢丝高效率探伤作业。
摘要:油淬火—回火碳素弹簧钢丝生产线采用由Citect软件组态的工控机为上位机,和S7-300PLC、变频器组成电气系统,用Profibus-DP接口进行通讯,实时性强,然而其英文操作界面使用不方便。同样的硬件配置,用MPI接口进行通讯,采用国产ForceControl组态软件进行工程设计,主要包括设备连接、页面设计、数据库组态、变量连接、建立配方等功能,完全满足了生产要求,且操作界面通俗易懂,但通讯速度有待提高。给出控制系统的控制框图,用ForceControl组态软件设计时应注意数据库变量的符号和工艺参数的保存方式,调试时应在各种工况条件下分别进行。
摘要:弹簧设计人员和制造商一直在寻找一种耐疲劳性能卓越的弹簧钢丝,以满足终端用户的要求。他们可能会对山特维克材料科技(瑞典山特维克集团旗下子公司)刚刚投入市场的新型双相不锈钢弹簧丝Sandvik Springfl exTM SF产生兴趣。Sandvik Springfl ex SF(SF表示Super Fatigue resistance即超级抗疲劳性)与17-7PH及其他同系列产品定位于同一市场。
摘要:介绍弹簧钢丝生产用明火加热炉的特性:设计Dv值120 mm·m/min,采用天然气侧加热,最大处理钢丝直径14 mm,气氛控制按微氧化-不氧化-微还原气氛三段设计。通过对照工艺加热曲线对炉温设定并进行实测验证、气氛设定及检测、试生产,以及监测钢丝表面的氧化层及脱碳层。结果表明:钢丝表面氧化皮结构以氧化亚铁为主,无三氧化二铁,氧化皮结构合理,易酸洗,无挂铅现象,脱碳类型及深度均满足琴钢丝标准要求。
摘要:介绍了弹簧钢丝热处理生产线的构成及运行原理。对PLC在该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与说明,阐述了该系统及其所采用的控制手段,给出了PLC的输入输出口分配表。最后给出了该系统的软件设计与流程图。
摘要:采用试验室用管式电加热炉和淬火油槽研究70mm72A冷拔钢丝在不同的奥氏体化条件下,淬油和淬水后的显微组织特征。由此得出,72A钢中因锰含量偏低引起该钢的淬透性较差,在普通淬火油中淬火得不到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