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微梁"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热电耦合场中压电粘弹性微梁的静力坍塌分析
收藏 引用
《工程力学》2016年 第4期33卷 43-48,66页
作者:陈昌萍 胡海涛厦门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福建厦门361024 
基于粘弹性理论、欧拉-伯努利理论以及压电理论,在考虑结构蠕变现象的情况下,建立了热电耦合场中压电粘弹性微梁的静力坍塌模型及控制方程,研究了压电粘弹性微梁的静力坍塌临界条件,计算和分析了压电层控制电压和温度等参数对微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真空中谐振微梁的品质因数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 第3期33卷 23-26页
作者:李炳乾 吴浩杨 朱长纯 刘君华西安交通大学 
考虑到谐振微梁振动时,撞击在微梁两侧的分子数目和分子速率分布的差异,对Kadar等人提出的撞击微梁的分子速率分布函数做了修正.利用修正后的模型,对真空中运动微梁的品质因数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修正后的理论值比原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静电力作用下的微梁失稳临界电压分析
收藏 引用
《应用力学学报》2005年 第1期22卷 95-98页
作者:贾建援 王洪喜 樊康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710071 
针对机械器件中普遍使用的微梁在静电力作用下的变形、吸附、电压与间距等设计问题,以平行板电容器为原型,利用弹性力学中的板静力学方程和静电场分布的拉普拉斯方程建立了悬臂的机电耦合模型.将不均匀分布的静电力载荷等效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应变梯度对静电力驱动微梁吸合电压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机械强度》2012年 第4期34卷 510-515页
作者:赵俊峰 周慎杰 王炳雷 王锡平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济南250061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济南250061 
基于应变梯度理论,建立静电力驱动微梁的控制方程,通过瑞利-利兹法对微梁的控制方程进行降阶,得到一组非线性代数方程。利用牛顿-拉菲森法求解该方程组,确定微梁的吸合电压,分析应变梯度对吸合电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微梁的无量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考虑毛细作用微梁剥离的实验和力学模型
收藏 引用
《力学季刊》2021年 第2期42卷 230-238页
作者:江子义 邓学晶 刘建林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毛细力诱发的粘附现象在自然界和工农业生产中广泛存在,例如机电系统、纳米自组装、油气驱替等.本文系统研究了两根微梁的毛细粘附行为,包括剥离过程中液桥的形貌以及剥离力-位移变化规律.试验发现,微梁在毛细力作用下的剥离部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静电力作用下微梁变形分析与计算
收藏 引用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年 第4期24卷 420-422页
作者:王洪喜 贾建援 樊康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西安710071 
机电耦合问题是机电系统结构分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多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作为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方法从精度上来说是令人满意的,但对于结构设计来说计算效率低、费用高。本文在对微梁结构控制方程中的静电力和伸长拉力公式进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机电耦合中开关悬臂的瞬态分析
收藏 引用
《现代机械》2012年 第6期 66-68页
作者:陈美琴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福建龙岩364021 
机电开关的设计过程中,对其吸合过程的响应时间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静电力驱动的开关的瞬态分析用于确定设计中的结构或机器部件的响应时间是必要的。运用ANSYS软件对微梁模型进行机电耦合分析,采用Trans126换能器单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焦平面阵列反光板的优化设计与制作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2013年 第1期33卷 61-68页
作者:毛亮 史海涛 程腾 欧毅 陈大鹏 张青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与设计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27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100094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北京100029 
光学读出红外热成像系统中,焦平面阵列(FPA)反光板的初始弯曲降低了系统的光学检测灵敏度。针对FPA的设计制作,提出了两种降低其反光板初始弯曲的优化设计方案:减薄反光板上金层厚度和制作带加强筋的反光板。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MEMS器件建模与仿真分析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机械强度》2005年 第4期27卷 480-483页
作者:吕胜利 韩永志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技研究院西安710072 
基于主振型叠加法和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建立机电系统多场耦合分析的宏模型。这一模型是由常分方程组成的有限自由度系统,自由度较少,系统状态方程简单,显著地减少计算时间,为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MEMS)设计提供一种有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微梁的面内高g值加速度计设计
收藏 引用
《传感技术学报》2014年 第10期27卷 1310-1314页
作者:李祥 石云波 董胜飞 李策 赵赟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51 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51 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太原030051 
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梁的面内高g值加速度计的设计方案。根据材料力学中悬臂的相关理论,建立了微梁检测结构的等效模型,推导出了微梁应力和中间主应力的比值的表达式。通过改变结构的尺寸来调节比值,可以设计出更高量程和更高灵敏度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