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德国美学"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宗白华意境之“深”与德国美学的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学批评》2023年 第1期 66-76,M0004页
作者:张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092 
宗白华的艺术意境说主要受到了德国美学理论的影响,他以此为依托建构出意境的空间性之“深”,并因此而独树一帜。首先,受康德影响,他认为意境的深来自艺术品自身的层次的深;其次,受叔本华影响,他认为意境的深来自对宇宙的深的认识;再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理论争鸣与诗学建构——探微“意境说是德国美学的中国变体”论
收藏 引用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3期47卷 50-57页
作者:龚游翔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2011年,罗钢认为王国维“意境说”是德国美学的中国变体。这一说法引发了学界关于跨文化语境下如何进行中西诗学互鉴的持续争鸣。学界关于此观点的争鸣颇具理论价值和学术意义,争鸣的双方对王国维诗学体系的建构呈现出一正一反即赞同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二十世纪德国美学状况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家》1999年 第2期14卷 58-62页
作者:沃尔夫哈特.亨克曼 周然毅首都师范大学教务处 
一、20世纪前期(1906-1930)德国美学概况20世纪前30年是德国美学作为公认的纯粹哲学学科存在的最后时期。1906年,第一份专业刊物《美学与艺术科学》(ZeitschriftfürAsthetikunda...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德国美学家曼鲁斯教授来我院座谈中国当代艺术问题
收藏 引用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1998年 第1期1卷 78-78页
作者:成佩 
由武汉大学刘纲纪先生介绍,德国美学家《世界报》文艺副刊常务编委曼鲁斯教授(Prof Dr ***)偕夫人于1997年10月24日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旨在增进我院同德国美术界的相互了解,共同为两国的艺术发展而努力。 双方就中国当代艺术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与人生——一种人类学本体论的思考
收藏 引用
《文艺评论》1989年 第6期 73-76页
作者:万千 
人类之所以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人类学本体论的角度来看,正是因为艺术与人类的生命本质休戚相关。具体地说,艺术并不仅仅是外在于人的一种手段,它本身还是人类的一种生存目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光影世界“游戏说”概论——对摄影美学的几点思考
收藏 引用
《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 第2期12卷 80-83页
作者:路维佳 
“游戏说”是西方关于审美本质和文学艺术起源的具有代表性的学说之一。它曾经风靡一时,影响深远。本文试将其有关方面涵义综合于摄影美学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 关于文艺起源于“游戏”这一概念,首先由德国古典主义哲学的奠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意境说辨析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 第1期55卷 133-143页
作者:彭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100871 
中国现代美学家在建构美学理论和话语时,明显受到西方美学的影响,他们关于意境的讨论也不例外。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说中国现代意境理论是西方美学的中国变体,更不能说它是德国美学的中国变体。现代意境理论的主体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西审美精神的共鸣:宗白华“艺术的人生观”
收藏 引用
《文化与传播》2012年 第1期1卷 87-92页
作者:马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宗白华在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德国美学中发现了对于艺术、人生、自然的相似理解,以此为基础,他在对德国美学的接受中,进而在对中西文化关系的理解中,以共鸣式的接受范式走出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并在文化层面上否定了现代化就等于西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书法批评家
收藏 引用
《书画世界》1997年 第2期 34-37页
作者:王强 
所谓「批评家」,即善于批评者。「善于批评」不是好为人师,而是出于义务与责任的批评,十分到位的批评。作为艺术活动之一部分的「艺术批评」,不仅仅局限于「判断」什么和「确定」什么此一意义上;也不仅仅是通常人们所理解的「指责」,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西方现代美术教育观的建立
收藏 引用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1998年 第3期 58-59页
作者:侯亚男 
在人类文化史上,美术(Fine Arts)这一名词概念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最初,它被泛指为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塑、文学、音乐等,之后,美术的含义趋于具体化,18世纪的德国美学家莱辛称之为"造型艺术"。时至今日,人们的观念发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