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的优设计进展
收藏 引用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年 第4期29卷 570-573页
作者:孟培娜 严激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安徽合肥230001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取得良好疗效,但仍有部分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反应较差,研究者通过一系列临床研究优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希望更多患者从中获益。现就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的优设计进展作一综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QRS时限缩短值对反应性预测价值的系统评价
收藏 引用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 第13期5卷 3839-3844页
作者:晁慧娟 许国军 汤宝鹏 汪惠才 甘天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乌鲁木齐830054 
目的为明确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QRS时限缩短值(ΔQRSd=术前QRSd-术后QRSd)是否对CRT疗效有预测价值,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1998年6月至2010年10月发表的有关CRT术后QRS时限缩短值对CRT有效性预测性研究,由2名评价员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0年 第3期24卷 263-267页
作者:杜鑫 万征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天津300052 牛津大学John Radcliffe Hospital心脏中心 
越来越多的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超声心动图的作用已经扩展到术前测定机械不同步和筛选患者、术中指导起搏电极放置部位、术后优起搏器参数设置和评估、预测患者的长期预后。许多单中心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心动图指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单纯左室起搏与双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1年 第3期25卷 220-223页
作者:王徐乐 邱春光 韩战营 卢文杰 陈晓杰 秦石诚 张瑞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南郑州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河南郑州450052 
目的比较单纯左室起搏与双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窦性心律、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0.35、QRS波时限≥120ms的CHF患者36例,成功植入心脏同步化(CRT)起搏器后,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导线心脏起搏技术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6年 第3期30卷 189-193页
作者:李延广 单兆亮 王玉堂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北京100853 
传统的有导线心脏起搏器有诸多缺点,1970年Spickler等设计了一款无导线起搏器,并进行了犬的实验研究,证明了其可行性,但由于电池电量,固定和植入装置问题未应用于临床。2012年圣犹达公司出产了Nanostim^(TM)、2013年美敦力公司出产了Mic...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国心脏杂志
收藏 引用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6年 第10期2卷 8-11页
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TIME—CHF试验(强与标准药物疗法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设计;西班牙高危患者的血压控制和心血管预后:来自INVEST(国际性维拉帕米缓释片/群多普利)研究的发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应用同步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心室起搏模式下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电-机械耦联研究
收藏 引用
《心血管病学进展》2022年 第4期43卷 380-384页
作者:汪汉 蔡琳 邓晓奇 李锦 童琳 刘汉雄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31 
目的探讨双心室起搏模式下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电-机械耦联的数量关系,设置理想VV间期。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09年4月准备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的心力衰竭患者20例,标测电极导管于左心室后游离壁、右心室心尖、左心室前间隔及右心室前间隔4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