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思维活动"
743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视图:
排序:
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分数的意义”教学实践与反思
收藏 引用
《小学教学(数学版)》2006年 第11期 39-41页
作者:费岭峰 叶建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创作中的超常思维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1990年 第5期 65-71页
作者:傅谨 
一 人类对艺术的研究,归根结蒂是对人本身的研究。而对艺术创造思维活动的研究,就更是如此。如果说17世纪以后,西方诸多艺术理论家曾一度把艺术创作思维中的理性因素作为研究重点的话,则自19世纪末以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增强数学教学的活动性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收藏 引用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1999年 第4期 28-29页
作者:么秀琴木兰县兆麟小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媒介论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1年 第12期 50-58页
作者:张晶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艺术媒介将艺术创作的内在因素与外在表现连通为一个有机的过程。艺术家的全部内在思维活动,包括冲动、灵感、想象乃至构形,都是凭借某一艺术门类的特殊媒介来进行的。艺术家的想象力能够熔化艺术媒介中的材料,并形成内在构思时的材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文学艺术的思维方式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1990年 第2期 115-124页
作者:徐岱 
文学艺术中的思维方式问题,曾经作为文艺心理学的研究热点而惹人注意。但如今,随着弗洛依德的“审美本能说”的盛行和超现实主义的“自动写作理论”的风靡,它似乎已被我们的理论界和批评家们所忘却。然而,一旦人们反省自己对于文艺的创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思维“闪现”和“暗示”的理性认识机制及其审美机制——关于艺术掌握世界的方法论的再思考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 第2期 188-196页
作者:蔡子谔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所 
马克思关于对世界艺术掌握或曰艺术掌握世界的本质内涵,我们认为就是艺术地感受、认识、理解并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方式.它是以艺术思维(主要通过想象和幻想)为本质特证的.以能动的文艺反映论为掌握方式的,以“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艺术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设计素描之创意思维训练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美术大观》2009年 第7期 166-167页
作者:向天彬湖南省益阳市湖南城市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系 
素描作为视觉思维方式的方法,表现为运用绘画媒材在纸面上的操作,它在本质上是视觉思维活动的外化。研究素描就得从操作的目的性人手,即研究各种素描方法对于视觉思维开发的不同功能。传统写实素描训练为古典主义设计风格提供了丰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兴趣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收藏 引用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 第3期 35-36页
作者:黄友安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兴趣是指对某种事物所抱有的积极态度和特殊倾向,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发展起来的。它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表现为认识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思维活动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小学学生的天性本来就好追新猎奇、处在创新思维培养的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视觉审美形象的再创造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1994年 第5期 50-56页
作者:陶金 
人的一切创造行为都是思维创造的结果,而最能体现形象思维认知活动的艺术创作更是如此。本文试图对视觉审美形象创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的特征和规律进行探讨,不当之处请专家们指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领导者的个体思维和群体思维
收藏 引用
《理论探讨》1990年 第1期 21-27页
作者:冯云中共黑龙江省委机关 
领导者的个体思维和群体思维,并不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两者在性质上是没有什么原则区别的。但作为两种思维活动,又有着明显的不同。研究两者的特点以及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条件和途径,是探求领导者的思维艺术应该解决的课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