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悲喜剧"
13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艺术审美心理浅析保罗·克利作品的悲喜剧
收藏 引用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 第4期 67-69页
作者:杨舒涵辽宁师范大学 
一、保罗·克利作品中的悲喜交集保罗·克利是西方现代主义画家中的一位独特的人物,他受到多种艺术传统和艺术流派的影响,人们很难用只言片语将他归类为任何一个画派。他的独特一方面源于他对艺术由衷地热爱,不仅是绘画,其在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回到人间悲喜剧的试验场——从陈彦长篇小说《喜剧》说起
收藏 引用
《小说评论》2022年 第4期 202-207页
作者:刘彩霞西安工程大学 
自2015年长篇小说《装台》出版以来,陈彦作为当代优秀小说家的身份开始被更为广泛的读者所认可和接受。《装台》也先后荣获了2015年中国好书“文学艺术类”第一名,中国小说学会2015年“长篇小说排行榜”榜首,2017年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悲喜的融合与共生:易卜生的悲喜剧研究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23年 第12期 56-59页
作者:朱伟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易卜生作为现代戏剧之父,对欧洲传统戏剧向现代戏剧的转型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悲喜剧艺术特征的融合与共生作为易卜生戏剧现代性的重要条件与前提,以开放性及现实意义为戏剧审美特征的塑造奠定了有效基础。本文拟从悲喜剧视角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之本真的呼唤与喜剧意识的重生——论《罗慕路斯大帝》中的隐性艺术家形象
收藏 引用
《今古文创》2024年 第15期 98-102页
作者:周子慧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3 
叶廷芳先生对迪伦马特剧作作出过悲喜剧论断,即“喜”的形式与“悲”的主题的二元论。本文立足审美感通学批评方法,通过探究《罗慕路斯大帝》中的“隐性艺术家”罗慕路斯,试图感通迪伦马特的创作意图,还罗慕路斯及剧中人以本真面目,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悲喜剧结合是鲁迅小说的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
收藏 引用
《江淮论坛》1990年 第4期 89-92页
作者:管希雄浙江温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悲喜剧相结合的小说,在鲁迅小说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小说最能体现鲁迅小说的特色。悲喜剧结合是对立的同一性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对立的同一性,包含着两种意义:其一,对立双方因一定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其二,对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刘震云小说《一日三秋》中“笑话”的荒诞建构
收藏 引用
《今古文创》2024年 第17期 4-6页
作者:林丽群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刘震云小说《一日三秋》以河南延津民俗“喷空”和叙述者六叔的画作为原型,聚焦爱讲笑话的延津人最终将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个笑料的荒诞故事,艺术地概括了“人生如笑话,笑话即人生”的荒诞现实。小说以人与世界离异的哲思为起点,表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传统悲剧与喜剧的夹缝中破土而出——浅谈悲喜剧的生成与审美价值
收藏 引用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 第3期 32-36页
作者:冉东平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悲喜剧作为西方戏剧一支重要的叙事形态在20世纪逐渐走向成熟;西方悲喜剧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后经狄德罗、雨果等在戏剧理论方面的丰富和发展,到了俄国剧作家契诃夫以及后来的荒诞派戏剧,悲喜剧在叙事观念、叙事方法、叙事功能、叙事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乡土小说悲喜剧转换的历程
收藏 引用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2年 第4期 36-41页
作者:丁帆 
一“乡土小说流派”作家们虽和鲁迅一样具有“五四”人道主义胸怀,但没有达到鲁迅乡土小说的思想和艺术高度,这除了哲学文化意识的强弱深浅之外,主要还应归因于小说的悲剧艺术观的相异。鲁迅先生是融悲剧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回首灯火阑珊处 再看新编近代悲喜剧《膏药章》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20年 第11期 71-72页
作者:贾敬玉山西长治学院音乐舞蹈系 
京剧《膏药章》自1987年创作演出以来,已有33个年头。几经修改、打磨与提高,《膏药章》成为广受观众认可与喜爱的经典保留剧目。时隔33年再回看该剧,仍然堪称经典,颇多可圈可点之处。《膏药章》自首演便一炮走红,蜚声菊坛,在各类艺术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喜剧,还是悲喜剧?——契诃夫戏剧《三姐妹》分析
收藏 引用
《作家》2013年 第4X期 117-118页
作者:范纯菲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悲喜剧,是与悲剧和喜剧完全不同的第三种戏剧形式。它不是单纯的喜剧和悲剧的叠加,而是悲剧元素与喜剧元素在戏剧中的高度融合。悲喜剧运用"以乐写哀"的方式,塑造出笑中含泪的人物形象,表达作者对主人公淡淡的嘲讽。本文借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