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情感结构"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内卷社会的逆袭叙事及其情感结构——基于男频修仙网文《凡人修仙传》的考察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4年 第2期 155-166页
作者:施畅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逆袭”是中国网络文学的重要叙事母题,尤其体现于卷帙浩繁的男频修仙网文。修仙世界既是实力至上的分层社会,也是高度竞争的内卷社会,修仙者对优质修仙资源展开近乎惨烈的争夺。修仙主体是自我驱动、自我规划的“功绩主体”,借助“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B站迷影类视频内容生产特点及情感结构研究
收藏 引用
《视听理论与实践》2024年 第2期 65-72页
作者:陈琰 于苗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在数字时代,迷影随着电影的媒介转向,在形式与感受上产生转变。b站迷影类视频经由迷影用户的二次乃至多次创作,产生许多衍生作品,并受到大批迷影粉丝用户的追捧。这种现象可看作一种新型迷影样本,电影以新的形式唤起了我们对它的热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地化情感结构的坚守与偏离——我国非遗保护实践的正负值审视与省思
收藏 引用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 第1期47卷 47-52页
作者:詹娜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采用的是自上而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方参与行政模式,其中既有对文化多样性宗旨的正向坚守,也存在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内涵的负向偏离和悬置,尤其是“标准化”的操作路径,使进入官方认可体系后的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情感结构与悲剧经验:雷蒙·威廉斯的悲剧理论与文学批评
收藏 引用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 第4期40卷 107-113,183页
作者:肖琼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云南昆明650221 
雷蒙·威廉斯在现代"悲剧死亡论"的众声喧哗中,重新冷静地思考了悲剧的现代性问题。他从情感结构和生活经验出发,把革命与悲剧联系起来,通过对"自由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等文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主旋律与当下情感结构的遇合——评谍战剧《女人的抗战》
收藏 引用
《剧影月报》2022年 第2期 4-7页
作者:刘竺岩兰州大学文学院 
《女人的抗战》是陈玉福编剧、彭景泉执导,自2014至2015年在南方影视频道、CCTV-8等平台热播的谍战剧。2015年,陈玉福、宏波根据该剧改写的同名小说由现代出版社出版。对于该剧宗旨,陈玉福坦言:“一是真实、严肃,高扬抗战主旋律,还原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情感源于真实 开放实验工作坊“情感结构”课程思考
收藏 引用
《新美术》2018年 第8期39卷 22-32页
作者:蒋伟华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建筑系 
"器皿、瓶饰、住宅、人的聚会场所,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取决于实用性,而且也取决于情感和艺术概念的协调一致。我们将这一系列活动称为建构,而建筑则是它们的最高代表。"—卡尔·奥特弗里德·缪勒《艺术考古学手册》2016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情感结构: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的方法论遗产
收藏 引用
《新闻大学》2009年 第1期 137-141页
作者:杨击 叶柳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200433 
文化研究固然是一种政治实践,文化研究甚至是反学科的,至少是跨学科的,但是文化研究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某种具有历史意义的、行为艺术一般的姿态,更重要的,这种姿态能够变成可以辨析的话语,可以传承的文本,可以援引的方法论。否则,文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世间》的情感结构与传播建构
收藏 引用
《视听》2022年 第12期 123-125页
作者:仲雷东莞理工学院教育学院 
电视剧《人世间》之所以受到热捧,与新旧媒介深度融合和共同传播的作用有关。首先,剧中原汁原味的市井气息与浓郁的生活质感能够唤起人们的时代记忆,完成一次集体无意识的情感召唤。其次,该剧在网络空间上形成多维度的话题讨论氛围,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主流文艺的新情感与新叙事——以电影《战狼Ⅱ》《流浪地球》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 第5期 76-85,127页
作者:陶庆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本文以近年来两部重要的电影作品《战狼Ⅱ》《流浪地球》为例,来说明新主流文艺如何传达出与当代观众有着强烈共鸣的新的主流价值观。本文指出,新主流文艺最为独特之处,是创作者不断在影视等大众文化作品中,以新的叙事方式去表达属于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公共舆论建构中的“弱势感”——基于“情感结构”的分析
收藏 引用
《新闻记者》2015年 第4期 47-53页
作者:袁光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在中国的社会转型时期,"弱势感"已经成为跨越阶层的情感体验。本文从威廉斯的"情感结构"概念出发,结合最近几年发生的代表性案例,探讨"弱势感"的生成逻辑以及它对公共舆论的建构作用,并尝试提出一种解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