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情节链"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主题·风格·情节——拍摄《快乐岛奇遇》的艺术小结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1991年 第4期 75-77页
作者:吴厚信 
有人说,看你那满脸的“深沉”,拍得了儿童片吗?说实在的,我首次拍摄故事片,就面临儿童喜剧这一课题,确实有些惶恐。影片拍完后首次在影协放映时,心里更是忐忑不安。没有想到,一位著名的儿童电影专家说:“我看到了一部用很好的情节、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复调艺术”的杰作——论《哈姆莱特》的多重情节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1998年 第5期 56-60页
作者:孟宪强 孟汇涓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悲剧的“三个成分里,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①他说:“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②所以“悲剧艺术的目的在于组织情节(亦即布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子上不可替代的“中间物”——《红楼梦》中焦大形象结构内涵剖析
收藏 引用
《红楼梦学刊》1989年 第4期 55-62页
作者:竹潜民 
在以故事情节链为主要线索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少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人物,他们除了在作品中起一些陪衬和背景作用,引出故事、推动情节之外,本身并无多少独立存在的意义。这类人物多一个、少一个对全书结构没有什么影响,角色一过场,随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情节点设置在电影与电视剧中的不同考虑
收藏 引用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 第2期8卷 29-30页
作者:郑沂 
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剧作是结构艺术。这不是说电影剧作形态的多样性有如社会生活形态的多样复杂,而是说一部90分钟-120分钟的电影必须具备一个严谨、紧凑的结构形式。无论是传统的戏剧式的,还是非传统的其他什么式,落笔之前你都得想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民间故事的计量单位——核心序列
收藏 引用
《西北民族研究》2022年 第3期 126-140页
作者:王尧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北京100732 
“核心序列”是民间故事的计量单位。一个民间故事中最高级别的缺失为“核心缺失”,核心序列内部的功能项遵循“核心缺失发生——针对性行动——结果”的逻辑顺序。对应于一个核心序列的情节为“核心情节链”,它在语言层生成的文本才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三国演义》的“多层展现”人物性格表现法
收藏 引用
《求是学刊》1991年 第4期18卷 65-69页
作者:关四平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1 一般地讲,那些靠情节取胜的小说, 由于追求情节的奇特性和人物的传奇 性,便往往不重人物性格,如《封神演义》一类的神魔小说,《三侠五义》、《施公案》之类的侠义公案小说,以及一些侦探推理小说,大抵如此。而《三国演义》的超群杰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汤显祖戏曲创作的场面布局艺术
收藏 引用
《艺海》2007年 第5期 15-18页
作者:刘文辉东华理工学院文法与艺术学院中文系 
  戏剧场面是戏剧创作的基本要素之一,与西方戏剧创作相比,中国戏曲的场面布局相对开放自由甚至散漫,尽管如此,自古以来优秀的戏曲作家如关汉卿、王实甫等依然十分注重场面的布局来提高戏剧作品的舞台效应和审美品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建新电影叙事的美学特征
收藏 引用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 第3期23卷 43-46页
作者:丁丹广东省艺术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75 
黄建新导演是第五代导演中旗帜鲜明的个例。他的电影在叙事方面也有着鲜明的特点。他的电影不排斥传统电影的叙事功能 ,又不是经典意义上的电影故事叙述者。他电影中的情节链常常受到一些表意元素的间离 ,呈松散的状态 ,从而在叙事上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红楼梦人物对话艺术》
收藏 引用
《红楼梦学刊》1996年 第2期 342-342页
作者:朱素娟 
本书从多种角度研究了《红楼梦》在安排人物对话上的艺术,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为代绪论:小说的一个重要部件——作为载体的小说人物对话。此章分为四节:1.社会身影的折射;2.人物内心世界的底片;3.情节链条上的环扣;4.作家心路的轨迹;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