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惠山"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图绘名:明代文献中惠山图研究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3年 第5期 1-7,I0010页
作者:唐晓岚 李梦晨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自明代始,志书中初现完整意义上的惠山图。明代文献中惠山图受到惠山人文景观建设和文人活动的影响,形成多种不同的风格。基于空间图像分类和时序图像剖析相结合的时空——图像解析法,本文将明代无锡地方志和游记收录的惠山图作为研究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惠山泥塑艺术面面观
收藏 引用
《科技信息(科技与艺术)》2003年 第11M期 18-19页
作者:徐诚一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民间彩塑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以丰富的文化遗产留传于世,根据各地挖掘出土的情况看,凡是有人类生息,繁衍之处,都有着泥制品显露异彩,它透过稚拙,古朴的外观形式,提示了人类对自然和自身命运的模糊认知方式乃人类对自然的寄托和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惠山泥塑的人物造型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12年 第11期 82-83页
作者:徐瑶武汉理工大学 
惠山泥人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价值。在惠山泥塑中,"粗货"与"手捏戏文"这两类艺术形式各具风格特征,深受人们的喜爱。现今,留存下来的惠山泥塑的代表作品不仅在造型、纹饰等表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惠山泥玩具的造型特征
收藏 引用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 第4期17卷 44-47页
作者:张文珺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惠山泥玩具,或称"耍货",是惠山泥人中最早诞生、流传广泛、深受人民喜爱的一个品种大类。作为一种小型民间彩塑艺术,惠山泥玩具在数百年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造型特色:"扁""圆"结合、"搭搭满&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塑形捏魂的泥人艺术——惠山泥人艺术家李仁荣
收藏 引用
《科技信息(科技与艺术)》2003年 第11M期 50-51页
作者:兴儒 
对于李仁荣先生的泥人艺术,不能单纯从生动传神,富有生活气息等方面来品评。因为生动,传神等评价乃是一种广谱式的评价方法,不能切入到他自身的艺术特征中去,对于李仁荣的艺术还应从“个人风貌”上说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惠山祠堂建筑的装饰艺术
收藏 引用
《美术大观》2005年 第9期 56-57页
作者:过伟敏 吴钰 史明 
江南名城无锡城西的锡、之麓在长达一千二百多年的时间里,积聚了大量祠堂建筑,即闻名海内外的惠山祠堂群.该祠堂群因其庞大的数量、分布的密集、类型的丰富在国内显得非常罕见.祠堂作为古代祭祀建筑,是家族或宗族权力与经济文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古运河利用的锡水体景观设计规划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13年 第3期26卷 245-246页
作者:刘海青 李磊江南大学商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巧妙结合锡公园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提出一套规划方案,将古运河的水引上惠山进行设计利用,实现锡公园水体景观的再造,从而创造更大的效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听松》与“听宋”——谈二胡曲《听松》
收藏 引用
《人民音乐》1993年 第6期 14-15页
作者:王国潼 
杰出的民间音乐家阿炳的二胡曲《听松》,以无锡惠山脚下石上刻着的唐代书法家李阳冰所写的“听松”二字为曲名。此曲气势雄伟磅礴,音调苍劲挺拔、铿锵有力,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宏大的气魄,展示了阿炳二胡演奏艺术所特有的艺术魅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间泥玩的色彩魅力--基于惠山泥耍货的色彩学考察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 第2期 37-41页
作者:张文珺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民间泥玩又称泥耍货,是劳动人民纯朴的乡间艺术,凝聚着人民的情感,体现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色彩是构成民间泥玩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因素,所谓"三分塑七分彩",充分说明了绘色的重要性。文章以惠山泥耍货为例,以色彩学的视角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毛泽东赞赏的一篇散文——姚雪垠的《泉吃茶记》
收藏 引用
《语文月刊》1999年 第9期 8-11页
作者:江凯波 
一一篇好的文学作品发表之后,能得到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对作者来说是极大的鼓舞,但能得到毛泽东的赞赏,却就不是谁都有那么荣幸的了。姚雪垠的散文《泉吃茶记》,就是一篇得到毛泽东赞赏的好文章。1957年春季的一天上午,毛泽东在他办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