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意化"
2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书法鉴赏的意化过程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19年 第15期32卷 157-157页
作者:边道欣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任何物象都具有生命的义,我们应当尊重生命,得知生命的来之不易,去体会和感悟生命带给我们的光彩.于右任说过:'阅历知书味,艰难识世情.'生活中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悲欢离合,生命需要不断前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文学与美术中“象”关联与分离的探讨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年 第1期 74-76,236页
作者:秦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象"概念在文艺领域不断更新,从""与"象"的关系中逐渐延展、泛。中国传统文论画论中的交互引证导致美术与文学中对象概念的模糊并分解成相关的概念群。但是在概念的深过程中,文学、艺术等符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艺术生产力看戏曲与时代的本质冲突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1989年 第2期 8-10页
作者:胡雪松 
要研究戏曲与时代的本质冲突,首先必须弄清戏曲艺术的形式特征与生产力的关系。什么是戏曲呢?我认为,它是个变的概念。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后代之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个故事,而后戏剧之义始全。”后又简言之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编剧理论的反思与更新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89年 第2期10卷 96-101页
作者:周传家 
我院戏曲文学系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是造就戏曲编剧人材。《戏曲编剧概论》是该系设置的重点课。这门课程,向无现成的教材,近年该系组织人力编写出了这门课教材的初稿,分为绪论、主题和题材、冲突、人物、情节与结构、语言、风格、整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汉字拼音应作文反思
收藏 引用
《汉字文1989年 第Z1期 20-21页
作者:申小龙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近一个世纪的汉字拼音运动的实践已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反思汉字的特点及拼音的基本理论。第一,意化是汉字的劣根性还是优越性?从汉字的发展历史和趋势来看,汉字的意化具有根深蒂固的民族性。这首先是因为意化是适应汉民族语言的思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舞美设计的写意化与现代感
收藏 引用
《影剧新作》2015年 第Z1期 264-265页
作者:岳峻景德镇市文广局 
由于院线联盟的快捷优势,为我们江西的艺术工作者都能在第一时间一饱眼福,看到来自全国兄弟省市优秀的舞台剧演出。作为一位舞美设计人员,更多的关注还是与本专业相关的艺术门类,虽然说舞台美术设计是剧目的附属,是从属于剧情的,但不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情节贵新更贵真——民族戏曲创作欣赏漫谈之十二
收藏 引用
《新闻与写作》1993年 第11期 24-25页
作者:鲁丹 
中国戏曲这个词,是近代的叫法。历史上,许多人把它叫作“传奇”,用大戏剧家孔尚任的话说,就是“事不奇则不传”。就是说,情节故事新奇,引人入胜,是中国戏曲的一个重要特色。近来,颇听到一些提倡淡戏曲情节的议论。我觉得,一些小戏,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离本体的艺术演进——吉林省第十二届二人转新剧目评奖推广会拉场戏创作赏析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1994年 第8期 52-55页
作者:孙正义 
尽管拉场戏早已成为完善的戏曲形态,但它仍旧置身于二人转的本体之中。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二人转、单出头、拉场戏历来结成不容分割的“一树三枝”。因此,1994年5月在四平市举行的吉林省第十二届二人转新剧目评奖推广会上,照例拥有拉场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陈靖雨的绘画艺术
收藏 引用
《艺术学界》2014年 第1期 187-188页
作者:陈靖雨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布面油画《印象》系列创作说明布面油画《印象》系列,以向日葵为主要表现对象。作品中的葵花以秋日中即将凋零的向日葵为主,零落凄婉却不失坚强,在展现秋日葵花不屈精神的同时,又能够不晦涩地表现出唯美的境,这是创作的主要目的。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收藏 引用
《云梦学刊》2012年 第5期33卷 107-113页
作者:卢英宏湖南理工学院期刊社湖南岳阳414006 
艺术原理中关于客体的论述,类似于一个哲学命题。艺术是靠想来完成的,使原有之物发生质的变。在意化状态下的客体就是状。没有经过意化的自然物为自在实物,经过人工的为人造物,而经过意化的为艺术状。语言、图画是进入状的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