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意象并置"
2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王维诗歌“意象并置”九大类型的文学史奇观
收藏 引用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6期32卷 120-122页
作者:罗漫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经考察,王维涉及意象并置的诗共27篇,占现存王维诗306篇的8.8%。意象并置的句法,覆盖王维诗的七言、六言、五言。他的《田园乐七首》之五竟然全篇皆为意象并置,这在汉语诗歌史上极为罕见。王维以一个人的智力,孤军深入诗歌秘境而创作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并置:《杜兰葛山庄》的空间化叙事结构解析
收藏 引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5年 第5期9卷 1-4,37页
作者:许秋红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201318 
《杜兰葛山庄》作为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安妮塔·布鲁克纳的扛鼎之作,于1984年荣膺布克奖,其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小说以鲜明的女性视角,细腻地展现了女性的情感世界与生活境遇,精妙地承袭了简·奥斯汀的文学精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戴望舒诗歌的意象艺术
收藏 引用
《人文杂志》1994年 第6期 100-106页
作者:王泽龙湖北荆州师范专科学校 
论戴望舒诗歌的意象艺术王泽龙湖北荆州师范专科学校戴望舒对中西诗歌艺术交融的探索,在中国现代主义诗人中是卓有成就的一个。最能体现他在沟通中西诗艺方面探索成绩的,我认为是他在意象艺术方面的实践。戴望舒与现代派大多数诗人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意象派:结构呈现与境界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1989年 第3期11卷 106-111页
作者:张木荣 
有人指出:唐诗中的意象体现了物我冥契的特征,哒到了物与我的统一;而意象派的意象则表现为非理性,心与物完全割裂开来。这的确是意象派诗歌的弱点。意象派的宗旨是呈现,即要“清晰地呈现作者想表现的一切”,于是有“精确呈现”的主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意象抒情秘妙再探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2020年 第11期 54-57页
作者:汲安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10044 
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在意象抒情鼎足对、密集并置、情景交融等特点之后,其实还深藏着许多秘妙。尤其是色调冷暖交错中折射出的徘徊于进退之间的灵魂挣扎,灵魂意象统摄中所蕴含的日夕当归文化传统以及诗人不绝如缕的羁旅之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感觉状态试析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 第4期 68-74,28页
作者:谭德晶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惠特曼和郭沫若的诗歌意象
收藏 引用
《郭沫若学刊》1992年 第3期 59-63,8页
作者:廖彬南开大学中文系 
意象(lmage)是以词语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是诗歌体现思想,表现感情的重要媒介。《易经》云:立象以尽意。用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现深远幽隐的意蕴,并使其在审美感应中契合,升华,是文艺创作的基本途径,由此而产生审美意象意象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费特抒情诗的艺术特征
收藏 引用
《国外文学》1996年 第4期 113-117页
作者:曾思艺 
试论费特抒情诗的艺术特征曾思艺费特(1820-1892)是俄国19世纪一位著名的天才诗人,是纯艺术派(又称“唯美派”)的代表人物。费特在40年代初即开始发表诗作,创作生涯长达50年左右,留下了颇为丰富的文学遗产,光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英汉诗歌意象比较
收藏 引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 第2期 62-67,134页
作者:李创国茂名教育学院外语系 
意象是诗的要素.英美意象派提倡的意象脱节、意象并置意象叠加等艺术与中国古典诗歌有“血缘”关系;通感历来为中西诗人所应用;联想能丰富诗的意蕴,增加情趣.本文就这几方面进行横向的比较,揭示彼此之间的联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英、美意象派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误解
收藏 引用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 第4期13卷 47-54页
作者:尚定 
二十世纪初,现代英美意象派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忽然产生了兴趣,这自然有个人审美趣味上的偶合因素,但是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意象主义诗人似乎在中国古典诗中找到了他们孜孜以求的东西,换言之,他们所醉心的乃是中国古典诗的“意象”技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