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愚昧"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在善良与愚昧中挣扎的汉娜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10年 第3期 93-94页
作者:袁毅陕西理工学院 
影片《生死朗读》通过讲述15岁的米夏和36岁的汉娜的感情,艺术地再现了德国战后第二代人反思历史问题时徘徊于理智与情感之间的矛盾,展现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背负的历史十字架,以及他们审视父辈罪恶的独特视角。本文从影片的人物刻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智慧的爱能使孩子优秀 愚昧的爱只能毁灭孩子——访李跃儿
收藏 引用
《少年儿童研究》2005年 第12期 26-30页
作者:弓立新 
李跃儿,1958年生于山东省海阳县的一个海边小村。1980年在宁夏黄河边的一个县城中学任教。1982年在从事群众艺术工作的同时进行中小学美术教育探索,经历了对传统教育的实践、怀疑、排除,于1995年创立李跃儿美术教育中心,同时开始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教育的果实》的喜剧艺术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 第3期22卷 73-78页
作者:涟漪湖北黄冈师范学院438000 
托尔斯泰的四幕讽刺喜剧《教育的果实》以诙谐而又幽默的笔调 ,无情地嘲讽了愚昧冷酷、腐化堕落的贵族资产阶级 ,并将前人尚未直接触及的最尖锐的农民问题首次搬上舞台 ,把俄国现实主义戏剧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试从对比、夸张、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萧红小说的叙事对比艺术
收藏 引用
《文艺评论》2013年 第7期 104-108页
作者:赵德鸿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在萧红的世界里,目睹的都是文化愚昧给人带来的深深的戕害,所以她的笔触针对的就是残留在人类历史里的愚昧文化,在不同的人物形象里,都残留着传统文化流淌下来的渣滓文化。萧红曾就作家与创作发表自己的文学见解时说过:“作家不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批评与启蒙——鲁迅是如何看待国民性的
收藏 引用
《科技资讯》2010年 第36期8卷 247-247页
作者:冯丽芳山西晋城煤业集团职教中心山西晋城048000 
鲁迅不仅对"国民性"进行了理性的揭露和批判,而且还采用了文学的手法,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的塑造,把"国民性"形象具体地展示于世人面前,并给予有力地批判,鲁迅从各个方面暴露了"国民之陋劣",目的只有一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知耻堪称美德
收藏 引用
《中国监察》2007年 第15期 62-62页
作者:宋生贵内蒙古艺术学院 
知耻,识羞,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美德。羞而愧,愧而怯,乃至因知耻而心虚脸红,则属健康心理使然。反之,若将“羞耻”二字真的从心上抹掉,以至祸国殃民不知耻,违法乱纪不知耻,损人不知耻,坏事不知耻,失职不知耻,作伪不知耻,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