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感伤"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感伤的诗”和“素朴的诗”——论早期新诗的抒情问题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2021年 第4期 66-72页
作者:李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白话诗”之后,“抒情”成为新诗的核心问题。“主情论者”大都认为诗歌来自“迫切的人的情感”,然而,他们对“情”的理解却存在着差异,由此也引发了对于抒情与理性、道德、技艺等关系的论争,这些问题都直接与抒情中的感伤主义相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间化历史叙述中的“感伤
收藏 引用
《探索与争鸣》2018年 第6期 101-103页
作者:王光东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贾平凹近年来创作的《老生》、《山本》等作品,蕴含厚重苍凉的“民间记忆”的生活形态,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纬度。自从1980年代开始,民间记忆在小说写作过程中就开始显示出强大的艺术魅力,但是不同的作家在写作中对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南唐词之感伤与时代之衰亡
收藏 引用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 第S1期23卷 112-113页
作者:陈福升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062 
人们习惯于把南唐词和西蜀词相提并论 ,实际上南唐词的感伤风格和西蜀词的艳冶风格有很大区别。南唐词特有的感伤风格与南唐衰亡的时代特征有很大的关系 ,即“衰亡时代的艺术重主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感伤的优美——曹文轩新古典主义风格论
收藏 引用
《北方论丛》2006年 第2期 38-40页
作者:冯学民吉林大学文学院 
曹文轩坚守“永恒的古典”创作理念,他的悲剧追求有节制的忧郁情调,呈现为独特的感伤的优美。他试图在古典形态的小说中完成对存在的终极追问,从而提升作品形而上品质。他力求以古典的悲悯救赎缺乏情感的现代社会,用温情和关怀化解“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方文艺思潮背景下的郁达夫感伤诗学再论
收藏 引用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3期30卷 84-87,110页
作者:李江山惠州学院中文系广东惠州516007 
郁达夫的浪漫主义诗学理论是在接受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重点在于阐释文学艺术中的感伤问题。他的感伤诗学不仅具有明显的西方人文色彩,在系统介绍、阐释西方文论的同时也构建出自己的感伤诗学理论体系,使以前中国传统感伤理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边城》:温情感伤的原乡回望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08年 第13期 84-85页
作者:李雁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沈从文的《边城》是在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夹缝中产生的具有古典东方式的原乡情结的文本,是在价值多元的现代文明的样态下的对故园、对乡情、对爱的一曲温柔、感伤的喟叹。他摒弃了单一的二元对立式的文化构建,而试图在中西文化大交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纪录片《四个春天》文化之维:故园回望的温情感伤之旅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19年 第6期 16-18页
作者:宋维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随着国内纪录片市场的不断升温,纪录片的题材、类型日趋多样,传播方式、盈利模式也随之改变,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开始进军院线。在这一背景下,2000年左右出现的私纪录片,也开始受到资本的青睐。2019年初上映的《四个春天》就是一部比较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感伤的艺术——论章家瑞《红河》中的悲情与深情
收藏 引用
《剧影月报》2009年 第4期 44-45页
作者:周旭 谭静怡 
艺术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艺术家赋予艺术品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和力量,章家瑞的《红河》早在宣传阶段就向媒体透露该片是一部悲情之作。既然是悲情之作,那么影片中的所有元素都应该为这一主流基调服务,包括对故事主题、画面色彩、音响效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感伤地悲诉 孤独地挣扎——浅析郁达夫早期作品中艺术人格的形成
收藏 引用
《群文天地》2011年 第2期 94-97页
作者:曹冰玉 郑俊涛武汉大学文学院 
郁达夫早期的作品,无一例外地流露着感伤、忧郁的情调,主人公大都是敏感,多愁的苦闷青年,他笔下的零余者反映出独特而鲜明的艺术人格。本文试图从郁达夫的气质、早年经历和性格对其创作心态的影响,探讨其早期作品的艺术人格形成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感伤的艺术:论章家瑞《红河》中的悲情与深情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9年 第7期 103-104页
作者:周旭 谭静怡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章家瑞执导的电影《红河》是一部悲情之作,故事处处充溢着细腻的感伤。影片通过多种艺术技巧的运用,把一段跨国恋情刻画得荡气回肠。《红河》的感伤艺术,是通过对人物身份的误读和对人性与情感的哲思来完成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