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感应式电能传输"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消除交叉耦合的三相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
收藏 引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年 第17期43卷 147-152,159页
作者:杨斌 麦瑞坤 杨乃健 陈阳 符玲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传统的三相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的磁耦合机构存在严重的交叉耦合,影响系统效率。为了消除原副边线圈之间的交叉耦合,文中分析了三相串-串拓扑电路,利用DDQ结构线圈解耦的原理,在DDQ型线圈上增加一个与原DD线圈成90°放置的DD型线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集电线圈复用的电动磁浮列车感应式电能传输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工技术学报》2024年 第4期39卷 976-986页
作者:余嘉淇 周凌云 刘顺攀 王州龙 麦瑞坤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成都611756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北京100081 西南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唐山063000 
为实现电动磁浮列车低速运行阶段无接触辅助供电,同时尽可能减轻耦合机构重量,并保障供电系统平稳输出,该文设计了一种利用磁浮系统原有线圈作为耦合机构的感应式电能传输(IPT)系统,通过线圈与电路结构重构,以列车低速运行阶段空置的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高效拾取机构的仿真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工技术学报》2015年 第S1期30卷 496-500页
作者:马林森 李砚玲 麦瑞坤 何正友 黄立敏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信息研究室四川省成都市610031 
感应式电能传输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从原边感应到次边,实现非接触供电的技术,而拾取机构则是实现原、次边之间能量无线传递的关键装置。当拾取机构的磁芯结构模型发生改变时,次边感应电压、传输功率以及传输效率都会随之改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PCB的新型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年 第10期 100-101页
作者:张绪鹏 王长松 许江枫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PCB技术的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它将感应式电能传输技术和平面变压器技术相结合,除了具有一般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无接触、无磨损、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的特点,还有着体积小、能量密度大、损耗小,散热面积大、电流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感应式电能传输技术在电梯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电梯》2011年 第11期22卷 14-16,23页
作者:张绪鹏 王小轮 王琦北京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 
提出了基于感应式电能传输技术的供能及通信技术,向电梯系统持续稳定地输送能量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并根据实际应用的要求设计了能量传输系统的总体方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串联谐振变换器的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研究
收藏 引用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 第2期24卷 32-35页
作者:李志宁 何忠波 任国全 范红波 韩兰懿军械工程学院火炮工程系河北石家庄050003 
摘要:为提高装甲车辆蓄电池充电装置的环境适应性和安全性,解决传导电能传输不适合旋转部件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串联谐振变换器的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该系统是采用旋转耦合器,以耦合器的漏感为谐振电感,应用全桥串联谐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感应式电能传输技术的起重机健康监测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起重运输机械》2017年 第7期 101-105页
作者:张绪鹏北京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北京100029 
感应式电能传输技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能和信号的无接触传输,具有无磨损、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的特点。文中基于电磁场理论和实验,对基于电磁感应技术的电能传输技术开展研究,针对起重设备监测需求,开发非接触特种设备安全监测的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设计
收藏 引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年 第5期35卷 60-62页
作者:朱云龙 余雷 刘文杰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能传输技术,利用电磁谐振感应原理,实现电能在一定距离范围内传输。利用电磁感应定律使得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两个线圈在高频下发生自谐振,提出了基于线圈耦合感应传输电能无线传输技术,其传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极简三电容补偿的单级无线电池充电器
收藏 引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2021年 第14期45卷 165-172页
作者:郁继栋 曲小慧 王国雨 陈武 储海军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江苏省南京市210096 江苏省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江苏省南京市210096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211102 
为适应锂电池的先恒流后恒压充电曲线,感应式无线电池充电器应提供其所需的输出,同时在整个充电过程中还应具备阻性输入阻抗,以降低器件应力、减少无功环流。针对4种基本补偿拓扑无法同时实现以上要求,而高阶补偿网络必须依赖更多器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带有大中继线圈的无线充电磁耦合器抗偏移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力自动化设备》2023年 第4期43卷 213-219页
作者:程少宇 王钰博 张雪莹 田子涵 康锦萍 赵海森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 
感应式电能传输技术在电动汽车实际应用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原副边线圈相对位置错位,这会导致系统效率下降、线圈过流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带大中继线圈的三线圈磁耦合器结构用于提升系统抗偏移能力。结合解析法和有限元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