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感觉层次"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迈向戏剧事件——符号学、解释学在欧洲戏剧研究中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1998年 第2期 68-77页
作者:威尔玛.梭特 沈亮瑞典 
本文作者审视了本世纪西方戏剧理论的主要流派。指出符号学方法虽然对演出分析具有贡献,但对整个学科的把握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并且提出应该将戏剧理解为“戏剧事件”,进而把演出从观众接受的角度分成三个层次:感觉、艺术和虚构,试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电影影象与被摄物的关系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 第3期10卷 39-45页
作者:张军 
现代电影理论归根结底就是关于“电影影象”的理论。人们通过对影象的识别(电影影象的工艺机制、影象与被摄物的关系、影象的意义等等),来系统地回答“电影是什么”这个问题。换句话说,早期电影理论的那种比附,即把电影置于其它传统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隐性构成里的彩色奔突——罗尔纯油画解味
收藏 引用
《美术》1997年 第4期 15-19页
作者:翟墨 
具象变象间的黄金比区 80年代初第一次看到罗尔纯画展,就被那热烈的色彩、狂放的笔触所吸引。 如今,在一些画家发挥油彩的写实特长同照相比美、一些画家追随艺术形式的自律向抽象突进时,罗尔纯继续着自己在具象和变象间适度点的艰苦寻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涉足微处有感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04年 第3期 46-51页
作者:杨振熙 
近些年,在绘画活动中,在艺术思维中,逐步地滋生了一种习惯,不愿纠缠在莫测的思辨藩篱中,不想掉进理性的大海中而难以解脱。不少人喜欢把问题推入到一个大的背景,上升到较大的高度与层次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巴金的审美心理结构
收藏 引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 第2期24卷 1-4页
作者:吕汉东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淄博255000 
人在按着“美的规律”塑造物体的同时也历史地塑造着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巴金的审美心理结构是历史—实践的、社会—文化的产物。它由审美感觉层次、审美经验层次和审美直觉层次三个有机部分构成 ,成为巴金艺术创作的根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