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戏为六绝句"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杜甫《戏为六绝句》探微
收藏 引用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 第3期23卷 92-95页
作者:秦绍培 
本文认杜甫《戏为六绝句》的真正用意在于提倡继承南北朝诗歌的艺术成就。《戏为六绝句》对于研究唐诗的发展和杜甫本人的诗歌创作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戏为六绝句》与《论诗三十首》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1964年 第7期8卷 40-44页
作者:郭绍虞 
我最近把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和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加以整理注释,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取集解形式。对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则以翁方纲、宗廷辅二家之说主,而加以笺释。论诗绝句,毕竟是文学批评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略论唐代的以诗论诗
收藏 引用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 第3期12卷 56-59页
作者:张宏星 
以文论诗,早在《论语》等先秦著作中已有出现。而以诗论诗则唐朝杜甫首创。唐代的以诗论诗内容包括阐述对诗歌的继承与创新等问题的看法;评论历代诗人的诗作及艺术风格;赞颂唐代著名诗人的艺术成就及杰出才华;叙述诗人的写作甘苦及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朱寿友书法篆刻艺术论
收藏 引用
《书画艺术》2001年 第1期 39-40页
作者:弘山木 
朱寿友,字谷泠,号懋觊斋主。一九四五年生于江苏淮安。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和全国书法大展,并多次荣获大奖,一九八八年和一九九五年分别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和南京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有十幅作品分别被两馆收藏。大量作品在日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读杜甫《偶题》札记
收藏 引用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1990年 第2期15卷 38-43页
作者:郑树平 
本则札记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杜甫的诗歌理论:重视诗歌的源流发展,正确对待诗歌遗产,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诗歌的主要特征是缘情抒怀,诗歌既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又是诗人胸怀抱负的艺术体现;注重创作灵感的作用,强调锤炼诗歌语言,讲究诗歌韵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凌云健笔意纵横——穆青新闻作品艺术特色管见
收藏 引用
《新闻爱好者》1997年 第11期 42-43页
作者:胡欣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之一》中,赞誉南朝文人庾信后期作品艺术上更趋成熟,“庚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天,我们用这句诗来评价穆青的新闻作品也十分精当,他的作品确实也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站在时代高度报道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笔笔曲折 字字写情——谈杜甫诗《月夜》
收藏 引用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 第1期31卷 21-22页
作者:田干生 徐漪平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转益多师是汝师
收藏 引用
《文史杂志》2015年 第1期 56-57页
作者:蒋永康 闵云森四川美术出版社 四川青年报社 
诗圣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对诗歌创作提出"转益多师是汝师"的观点。应该说文学创作如此,艺术创作也当如此。已故巴蜀国画名家冯石甫(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有幸师从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吴湖帆、吴一峰诸大家,耳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树繁花照眼新——骆宾王歌行诗“蝉联”格浅析
收藏 引用
《语文知识》1994年 第7期 30-32页
作者:马国强河南商丘教育学院中文系 
“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人们在津津乐道于“初唐四杰”开风气和奠定格律诗的功绩之时,常忽略了对其艺术手法的微观考察。我们发现,骆宾王的五七言歌行诗成功地运用了“顶真续麻”的蝉联辞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