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戏曲剧本"
16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戏曲剧本整理出版相关问题及促进策略
收藏 引用
《出版发行研究》2012年 第1期 72-75页
作者:屈炳耀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旧时我国戏曲地位低下,戏曲剧本大部分自生自灭,只有少量剧本因士人参与创作和爱好得以流传保存。自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戏曲研究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戏曲文献是戏曲史研究的基础,戏曲剧本挖掘整理出版在近百年来受到重视,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剧本的结构与节奏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4年 第3期15卷 21-25页
作者:胡世均 
浩瀚无垠的宇宙充满了节奏,大自然岁岁年年的重复,春花秋月的交替,日月星辰的出没,大海潮汐的涨落,人体心脏的跳跃,脉搏的起伏,时钟的摆动,汽笛的嘶鸣……可见节奏是事物运动中某些特征重复出现的规律。《乐记·疏》:“节奏,谓: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当代戏曲剧本的文学身份缺席的思考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07年 第17期 102-103页
作者:陈荣阳福建省南安市梅山语丝书社 
与当代的其他文学形式相比,当前戏曲剧本优势在于对传统语言艺术的继承,劣势则在于其题材、内容、思想深度的偏于浅俗,戏曲的衰弱实际上更多的是由于其大部分剧本艺术水平落后于时代所致。而如果能够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准,中国的国民教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理论格局、致思路径与现代认知——读《戏曲剧本创作论》札记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23年 第11期 4-6页
作者:廖全京四川省戏剧家协会 
戏剧文本,无疑在整个戏剧艺术创作链中处于中心位置。因此,编剧的作用至关重要。在这个早就被称为“地球村”的世界上,怎么当好一名中国编剧?在这个新传媒时代里,作为戏曲编剧应当知道些什么,践行些什么?面对这些重要问题,上海戏剧学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十七年”戏曲剧本生产机制论
收藏 引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4年 第2期 123-142页
作者:黄静枫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十七年”时期戏曲剧本生产链条大致可以分成启动、执行、接受和反馈四个有序环节。上述四环节的工作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决定产品属性的内在机制。“戏改”政策则是此期戏曲剧本生产“场域”最重要的构成。此期戏曲剧本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罗周戏曲剧本创作研究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24年 第12期 49-52页
作者:周爱华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戏曲剧本作为戏曲艺术的一度创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要兼顾到戏曲艺术特有的写意性、程式性特征,还要兼顾到唱词的韵辙和叙事的抒情,戏曲剧本写作难度相对较大。在业界普遍关注戏曲创作、呼唤优秀戏曲剧本的当下,年轻的剧作家罗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略论戏曲剧本的综合性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3年 第1期14卷 103-104页
作者:于仁德 
一出戏好与坏、优与劣,往往都从其是否有戏而断言,然而这并不全面。有情节有戏而没有典型人物的刻画,固然不能称其为好戏,而没有好的表演及舞台综合性的艺术创造,就是具备了以上的条件,往往也会使剧作黯然失色。所以说,戏曲作家写戏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剧本的文学性与舞台性辨析
收藏 引用
戏曲研究》2017年 第3期 265-277页
作者:王建浩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近三十年来,戏曲文学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排演了大量的新创剧目。据统计,“全国200多个剧种上演的新剧目大约超过3000部。……可以这样说,自从戏曲诞生以来,这20多年新编排的剧目超过了北杂剧、南戏与明清传奇的总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编剧概论》(教材选载之二)——戏曲剧本题材的选择和处理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89年 第3期10卷 85-90页
作者:安葵 
戏曲创作和其他文艺创作一样,首先要遇到如何选择题材以及如何处理题材的问题。所谓题材,一般常指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的种类,如工业题材,农业题材,伦理道德题材,神话题材之类。从创作的角度来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编剧概论》(教材连载之五)——戏曲剧本的结构形式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0年 第2期11卷 94-99页
作者:胡世均 
悠悠千载,绵绵万里,浩如烟海的戏曲剧本,其结构形式多姿多彩。有唱工戏(昆曲《思凡》),有做工戏(蒲剧《挂画》),武打戏(京剧《三岔口》),歌舞戏(京剧《小放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