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正在载入数据...
检索条件"主题词=戏曲意象"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戏曲意象浅论
收藏 引用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第3期45卷 158-159页
作者:任畅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006 
戏剧艺术以形象反映生活。艺术形象是审美物象和审美意象的统一,它在不同的艺术样式和艺术作品中有复杂的表现形态。戏曲秉承我国传统文艺美学的精神,重视意象创造,具有独特的美学神韵。从戏曲艺术的舞台创作特点出发,对戏曲艺术的意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兼谈戏曲意象创作问题
收藏 引用
《文艺评论》1989年 第2期 93-95,87页
作者:郑喜林 
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又说:“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沈达人意象戏曲理论的价值与意义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19年 第3期40卷 96-103页
作者:王傲中国艺术研究院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现代戏曲理论大厦规模初具。沈达人提出的戏曲意象美学见解,在戏曲界激起较大反响,获得广泛认同。在张庚的影响下,沈达人观摩大量剧目,意识到现代题材的戏曲创作与传统戏曲的美学原则处于不平衡的发展现状,理论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审美意象论──中国戏曲艺术本体阐释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1996年 第1期12卷 21-28页
作者:施旭升 
戏曲审美意象论──中国戏曲艺术本体阐释施旭升一、引言在世界戏剧之林中,中国戏曲何以能独步天下、历久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戏曲自诞生之日起便一直“活”在舞台上,亦即在绵延不绝的审美交流中显示了它永久的艺术生命力。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中国戏曲的神话精神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1992年 第1期 54-63页
作者:廖全京 
在人类文化史上,神话仿佛一个硕大比朋的彩色温床,从那里飞出来许许多多妙不可言的人类童年的梦幻。这些梦幻,仿佛许许多多绚烂瑰奇的种子,在漫长而又漫长的岁月浸泡下,萌芽、吐叶、抽枝、开花、结果。于是,又孕育出更多的绚烂瑰奇的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角门”意象剖析──元代爱情剧的文化批评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0年 第4期16卷 31-35,110页
作者:梁文宁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广州广东510310 
元代爱情剧中“角门”是一个戏曲意象,“角门”与“墙”的意象配合浓缩了元代爱情戏的戏剧冲突,象征了“阻隔”与“窥望”。进一步剖析角门意象的横轴组合,可以发现元代爱情剧的局限性。探讨角门意象的纵轴聚合,可见中国古代封建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反思"世界三大戏剧体系"——兼论梅兰芳戏曲表演体系
收藏 引用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9年 第6期31卷 69-75页
作者:周华斌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4 
本文对20世纪我国流传的所谓"世界三大戏剧体系"进行总体反思,强调从戏剧本体入手,系统总结和完善以梅兰芳为代表的、神形兼备的"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体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