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战国墓"
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成都西郊省水利设计院土坑清理简报
收藏 引用
《考古与文物》2000年 第4期 9-12,16页
作者: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 
四川省水利设计院位于成都市西郊 ,东距一环路约 2 30米 ,北距清江路约 110米 ,属我市战国墓葬分布区。 1994年 12月 10日 ,该院在修建 12号住宅时发现一批砖室 ,并在施工中挖出 12件铜器 ,我队闻讯后即前往调查 ,确认上述铜器均出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
收藏 引用
《中原文物》1996年 第2期 56-61页
作者:宋镇豪 
迄今为止,各地相继有不少春秋战国时期人像造型艺术品或人物绘图出土,可资以考察当时服饰的形制大略及服饰的地区性特色。虽在方法上不免有以偏概全的局限性,但由于是具体实物的触感,毕竟能弥补文献记载所难具的形象化和真实感。下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建鼓座浅议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艺术》2015年 第2期 40-44页
作者:安其乐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所 
建鼓是一种以柱贯载的打击乐器,是中国古代乐舞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至清代均有记载。建鼓成型于夏商时期,春秋至汉是其鼎盛时期,沿用至清代。出土建鼓实物的葬年代分布于春秋至汉。出土的建鼓鼓身大多腐坏,鼓座因由青铜制作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新疆、甘肃出土织绣物的考证 丝绸之路话刺绣、缂丝
收藏 引用
《上海工艺美术》1994年 第4期 25-27页
作者:孙佩兰 
剌绣与缂丝是中国古老的手工艺品,以精湛的技巧和古朴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丝绸之路上出土的刺绣与缂丝大都是汉、唐珍贵的文物,是研究早期刺绣与缂丝的重要资料。新疆地区的文物、考古工作者与国内有关专家为发掘与研究这批文物付出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巢湖市北山头古群考
收藏 引用
《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 第1期9卷 69-73页
作者:钱玉春巢湖市文物管理所安徽巢湖238000 
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古巢国”,我们知之甚少,从文献记载的只言片语中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巢伯国”成为吴、楚两国争夺的目标,先是归服于楚,后为吴所灭。北山头一、二号的发掘为我们寻找这个神秘消失了的国家“古巢国”,提供了最有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新出简帛书与书法史重构的可能性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08年 第12期 6-63,插1-插2页
作者:张啸东 
  当代治简帛学者,每每言及简帛文献出土面世对学术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往往征引20世纪20年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任导师时,在杂志上发表的一文,藉以指出1970年代以来的出土古籍必将深远地影响学术研究,其价值不可忽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蹁跹《采桑》舞先秦
收藏 引用
《舞蹈》2002年 第2期 42-42页
作者:冷焱 
仲夏桑园,阳光明媚。一群身着长裙、发式不一的采桑女,有的悬笼采桑于枝干,有的挽篮运送于园边,还有的小憩于桑荫下赞美着叶的茂盛。这些出于古代艺匠手下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采桑女们,正为着蚕丝的丰收而忙碌于江南的桑田之中。 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记两件战国龙形玉佩
收藏 引用
《文物春秋》1994年 第3期 87-87页
作者:宋彦丽 
记两件战国龙形玉佩宋彦丽中国玉雕艺术历史悠久,渊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玉器就被赋予种种特殊的含意,在祭祀朝享中扮演重要角色。商周以来,更成为权力和身份的象征。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的逐渐崩溃,新兴的地主阶级冲破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江苏淮安发掘—超大古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14年 第2期 200-200页
江苏淮安市在201 3年发掘了淮安市首批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七里墩古群文物埋藏区,距七里墩战国墓不到1000米,古称"御马墩"。据了解,考古发掘工作从2013年11月初开始,其勘探和清理中小型葬92座,初步统计出土各类文物6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铜鹰首提梁壶
收藏 引用
《管子学刊》2011年 第3期 F0004-F0004页
作者:张越 张连利 
铜鹰首提梁壶。战国时期青铜器。器物通高43.5厘米,口径9.3厘米。腹径21.7厘米,足径136厘米。1996年临淄相家庄六号战国墓出土。由于器盖与器口设计成鹰首形,故称鹰首壶。鹰首壶器口以鹰喙为流,长颈垂肩,鼓腹圈足,颈部有两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