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战宛城"
3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京剧梆子两下锅 旧瓶新酒味道醇——刘红雁和她主演的《勘玉钏》
收藏 引用
《大舞台》2024年 第1期 90-92页
作者:甄光俊不详 
新秀出道便享名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国家一级领衔主演刘红雁,是2019年经过票选胜出的京津冀河北梆子十大名旦之一。她1989年从天津市艺术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河北梆子剧院作演员,相继扮演《喜荣归》《红楼二尤》《梵王宫》《春草闯堂》《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的解释 新的表现——看宋丹菊饰演《战宛城》的邹氏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1年 第2期12卷 58-59页
作者:李春熹 
前不久在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活动中,宋丹菊同志曾与台湾归来的两位舅父、京剧名宿孙元彬、孙元坡昆仲等合演了《战宛城》,以其对邹氏的新的解释、新的艺术表现圆满地完成了这次创作,使这次的甥舅合作传为菊坛佳话。邹氏是宛城郡守张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戏曲龙套艺术(上)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3年 第4期14卷 33-37页
作者:李文才 
<一>龙套艺术综述中国戏曲中的龙套艺术,是所有舞台表演艺术门类中独一无二的。它是构成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这正是对戏曲龙套艺术虚拟夸张,超越时空的艺术特征的典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散文写历史,以自述表学术——《戏缘——孙崇涛自述》读后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16年 第2期37卷 137-140页
作者:陈建平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 
学术研究的成果该如何表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式论文的写作格范逐渐成为中国当代的学术主流。时至今日,西式论文已然牢牢占据了独步天下的学界"霸主"地位。近年来,曾有学者质疑过"西式论文的负面影响",但应者寥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漫话光绪年间川剧与滇剧的同化及异化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1990年 第2期 41-43页
作者:罗远书 
近代的戏曲艺术,由于过份强调流派和剧种森严壁垒的划分,给人以一种因袭、封闭、凝固、僵化的印象。然而综观中国戏曲史,我们便会看到,戏曲并非一湖冰冻的死水,而是一条滚滚流动的艺术长河。面对其袭用于各剧种之中成熟严谨的表演程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戏曲龙套艺术(下)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4年 第1期15卷 71-74页
作者:李文才 
11.龙摆尾:常用此图案状线路,表示队伍行进.在曲牌伴奏下,边唱边走,节奏缓慢,浩浩荡荡,大壮军威.每人必须到位,由头家儿带领,成纵队.走∞字形图案.因此又称“八卦”或“太极图”.这一调度,要在动势中体现,故要求,节奏一致,步伐整齐,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缅怀前辈 学习前辈——在缅怀姜、侯、赵、茹、孙五位先生大会上的发言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2年 第2期13卷 21-23页
作者:钮骠 
老师们、同志们、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聚集一堂,在这里共同缅怀我院已故的五位戏曲教育家,他们是1990年百岁诞辰的姜妙香老师、1992年百岁诞辰的侯喜瑞老师、1991年90诞辰的赵桐珊老师、1992年90诞辰的茹富兰老师和1990年80诞辰的孙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一曲《群英会》——记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的演出活动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1年 第2期12卷 21-23,107+2页
作者:捷之 
去年12月20日至今年元月12日,中国京剧史上前所未有的名家毕集,佳剧荟萃的盛举——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振兴京剧观摩研讨大会,在首都举行,为期24天,一系列精心筹备的纪念活动,给京剧艺术的发祥地——北京城带来了一派热烈欢跃的节日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限感念师尊侯喜瑞先生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2年 第3期13卷 53-54页
作者:袁国林 
我受侯喜瑞先生教诲二十余年,亲耳听到老人家的肺腑之言:如50年代,我拜师后的赠言:“要尊师重道!你赶上好时代啦!”;60年初,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还是今天好啊,旧社会,我曾参加京津两地多次募捐义演。目前的天灾人祸,要是在过去的年代,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京剧知识辞典》序言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0年 第3期11卷 3-6页
作者:吴小如 
由舍弟同宾和周亚勋先生主编的《京剧知识辞典》即将杀青付梓,这在今天,真如雪中送炭,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我承出版社谬许,与门人钮骠君同被授以“特邀顾问”头衔,因此有参加意见的机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