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打工文化"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从皮村开始关于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
收藏 引用
《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 第6期 85-89页
作者:李佳 阿灯 
皮村的一切仿佛都处在某种现代主义城市想象的反面:散漫、未经任何规划的建筑高低错落,坑洼不平的道路两旁连成一片的是作坊的门脸,墓地就紧挨在大街的旁边,这里的蓬勃和荒芜是一体两面,似城非城、似村非村的杂交和边缘景象,仿似在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告别打工博物馆
收藏 引用
《财新周刊》2023年 第22期 82-93页
作者:赵今朝 孙木子(摄影) 郑新治(摄影)不详 
承载一代“新工人”记忆的试验田,它走过的历史和面对的未来告别会没有舞台,就在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门前的院子里举办。馆前地面瓷砖斑驳,放着一套音响设备、两支话简,诗歌和音乐飘荡在晴朗的天空下,不时有附近首都机场进出港的飞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樱井大造的帐篷剧
收藏 引用
《21世纪商业评论》2010年 第9期 124-126页
作者:汪琳早稻田政经学部 
8月2日,是樱井大造的帐篷剧《乌鸦邦 2》在北京演出的最后一天。演出地点在北五环外的皮村,台下的观众有皮村村民、外来打工者、小孩以及从市中心赶到现场的文艺青年。帐篷就搭在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院内的空地上,头顶不时传来轰隆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农民工创建了首座打工博物馆
收藏 引用
《乡镇论坛》2011年 第21期 13-14页
作者:高欣 
在北京东五环与东六环路之间的城乡结合部,有一个小小的村落叫皮村,全村的本地人口只有1400多人,而住在这里的外来打工者却有上万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民工村落。3年前,一位名叫孙恒的农民工和他的同伴们在这里建起了一座打工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下打工是一家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 第3期 86-87页
作者:陈萧军《中国社会保障》编辑部 
2011年的第一天上午10点,在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皮村的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院内,"工友之家"新年大联欢如期举行。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和他们的家属欢聚在此,喜迎新年。“工友之家”刨始人孙恒又唱起了打工者熟悉的歌儿《天下打工是一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打工者博物馆,不只是为了陈列
收藏 引用
《青年博览》2013年 第19期 20-21页
作者:任春 
有一家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这所国内唯一的打工者博物馆.创立者是打工者,展品的主人也都是打工者。相片、信件、暂住证、就业证、工资单、欠条、工作服、劳动工具、生活用品……2000多件展品,每一件都留存着打工者的体温。开馆5年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