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承台设计"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探讨跨越运营地铁区间隧道的桥墩承台设计
收藏 引用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年 第1期 77-82页
作者:顾珍苗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201204 
以民生路-杨高路立交工程的跨线桥承台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承台和桩的单元模型,针对跨越运营地铁区间盾构隧道的桥墩承台特点,对此类承台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并建立相关模型研究承台施工开挖对地铁的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受荷面积对墩体下承台受力影响的分析探讨——以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孟楼渡槽承台设计为例
收藏 引用
《水利水电快报》2019年 第10期40卷 46-48,58页
作者:金学洋 杨静芸 保庆顺 潘亚辉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64 武汉楚江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0 
为分析墩体下承台受荷面积对其应力分布的影响,结合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孟楼渡槽承台设计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六桩承台在不同受荷面积作用时的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桩间承台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随着承台受荷面积的减小而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桩承台设计新旧规范差异之分析
收藏 引用
《江西冶金》2001年 第1期21卷 41-43,封三页
作者:吴正平 邱鸿川江西冶金设计院江西南昌330046 
分析了桩承台设计方面新旧规范设计理论之不同 ,结果表明新规范较之于旧规范设计理论要先进合理 ,破坏机理更接近工程实际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承台设计研究和工程应用
收藏 引用
《建筑施工》2011年 第6期33卷 471-472页
作者:唐洁上海津旭电力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0023 
若工程中采用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可以大幅度减少用桩数量、减短桩的长度,具有相当的经济效益。结合工程实例,对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承台设计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常用承台设计用表与计算程序
收藏 引用
《浙江建筑》2000年 第1期17卷 13-15页
作者:杨红旵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宁波315012 
文章提出了承台设计简化计算的程序计算方法,对n=2~9桩受柱轴力作用的常用承台制作了设计选用表和编制了计算程序,并根据大量计算数据总结出各项参数与承台有效厚度、配筋值的相互关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兴联路大通道项目跨湘江主桥哑铃型双壁钢围堰加工制作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工程技术研究》2023年 第11期8卷 93-95页
作者:喻胜强 周立波 张庆伟 曾韬文长沙交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0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双壁钢围堰在深水基础施工中是较为常用的施工方法,其中钢围堰的加工制作质量是重点。文章以兴联路大通道项目跨湘江主桥深水基础哑铃型双壁钢围堰施工工程为例展开分析,首先介绍了哑铃型双壁钢围堰的结构形式,然后对其加工制作技术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圆筒基础的设计与施工
收藏 引用
《石油工程建设》2004年 第1期30卷 24-27页
作者:雷显华长岭炼化岳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湖南岳阳414012 
建筑物基础的种类很多,相比之下,圆筒基础既具有挖孔桩的优点,又克服了沉井的弊端,而且能减小基础自重、基底面积、混凝土体积和配筋量,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文章重点探讨了圆筒基础承载力、筒壁计算及构造、底板计算、承台计算等圆筒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规范关于桩基承台计算方法的分析比较
收藏 引用
《交通标准化》2009年 第12期37卷 34-38页
作者:胡敏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桩基承台计算是《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新增的内容,目前承台设计可概括为两类:一类是将承台作为受弯构件,按"梁式体系"设计模式进行受弯、受冲切、受剪切承载力计算;另一类是按"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市政桥梁上跨地下车站的设计要点
收藏 引用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年 第15期 102-104页
作者:邱义伟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510010 
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组城部分,在未来城市基础建设中将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地铁工程的不断增加,有时会不可避免地紧邻或者下穿地面建构筑物。因此,上跨地下车站的桥梁会越来越多,为保证安全通行,合理的设计方案是重中之重。论文从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一名门河畔15号楼地基基础设计
收藏 引用
《山西建筑》2021年 第1期47卷 75-76,81页
作者:王昱舒 魏永辉山西焦煤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2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的内容,对单桩承载力、承台和桩身进行了初步设计,并分析了桩基沉降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同时简要介绍了智能化设计,结合现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希望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