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抗侧滚扭杆"
2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空气弹簧及抗侧滚扭杆可靠性设计技术及应用
收藏 引用
《机车电传动》2009年 第3期 27-31页
作者:郭红锋 缪惠勇 黄友剑 陈灿辉 刘文松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弹性元件事业部湖南株洲412007 
在中高速客车和地铁、轻轨车辆二系悬挂中,空气弹簧和抗侧滚扭杆组合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对空气弹簧及抗侧滚扭杆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对空气弹簧及抗侧滚扭杆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手段进行阐述,重点介绍仿真分析、材料设计、试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花键联接抗侧滚扭杆的应力分析与试验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研究》2012年 第5期28卷 59-62页
作者:刘建勋 曾晶晶 卜继玲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株洲412007 
Citadis型城市有轨电车转向架中的抗侧滚扭杆在疲劳试验中曾出现断裂现象,为了精确分析花键联接构件的应力分布情况,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中采用绑定约束法和子模型法对其进行刚度和强度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抗侧滚扭杆的轻量化设计方法及实例
收藏 引用
《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2024年 第1期32卷 23-26,30页
作者:罗燕 李鹏 刘文松 陈天鸥 彭伟伦 邹敏佳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株洲412000 
针对轨道车辆用抗侧滚扭杆装置核心部件直扭杆,给出了空心结构的轻量化设计方法。采用等体积法,基于最大扭转角12°的弹性试验约束条件,对空心直扭杆的内外径之比进行了解析,得出了空心直扭杆内径取值条件公式。采用等刚度法,将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随机模型的抗侧滚扭杆多响应稳健优化
收藏 引用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 第4期12卷 900-904页
作者:董少迪 李永华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8 
在动车组抗侧滚扭杆的稳健优化设计中,针对其具有随机因素的多响应问题,提出基于随机模型的多响应稳健优化方法。以抗侧滚扭杆的各质量损失函数作为优化设计目标,以各截面直径作为优化设计变量,考虑载荷等随机因素,建立抗侧滚扭杆的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抗侧滚扭杆环境性能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橡胶科技》2018年 第9期16卷 50-55页
作者:彭立群 潘锋 林达文 陈刚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株洲412007 国家轨道交通高分子材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湖南株洲412007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认可四处北京100088 
设计新型抗侧滚扭杆橡胶防尘罩疲劳性能、系统低温和防水防尘性能试验方法,并与传统试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型试验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抗侧滚扭杆的工况条件,准确测试橡胶防尘罩疲劳性能、系统低温和防水防尘性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抗侧滚扭杆支座的疲劳特性和结构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传动技术》2017年 第2期31卷 30-34页
作者:史华盛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240 
抗侧滚扭杆是轨道车辆转向架上与空气弹簧协同工作,弥补空气弹簧刚度不足,减小车体柔性系数的重要装置部件。其主要由扭杆、扭臂、拉压杆和铰接元件组成。其中的支撑座是安装于转向架或者车体,支撑扭杆的重要零件,其结构多种多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某型抗侧滚扭杆的疲劳失效分析与结构优化
收藏 引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年 第1期17卷 86-90页
作者:王京雁 卜继玲 吕士勇 刘文松湖南省株洲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工程师412007 
抗侧滚扭杆系统在疲劳试验过程中出现的断裂现象进行了分析,低倍、金相、硬度检验结果可以判断该扭杆轴采用的原材料及热处理符合设计要求。分析了产生断裂的原因。原安装座结构扭矩过大及扭杆轴直径过渡处圆角尺寸偏小导致应力集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抗侧滚扭杆连接衬套的表面粗糙度研究
收藏 引用
《机械制造》2012年 第10期50卷 67-68页
作者:孙廷俭 卢峰华 刘军 吴坡 孙立梅 王超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唐山063035 
针对CRH3C型动车组检修过程中抗侧滚扭杆连接衬套磨削后表面粗糙度达不到要求的问题,对其内在和外在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及讨论分析,改进了加工工艺方法。生产实践证明,采用改进后的加工工艺方法,抗侧滚扭杆连接衬套表面粗糙度均可达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抗侧滚扭杆极限镦粗比仿真分析及应用
收藏 引用
《轨道交通材料》2023年 第2期2卷 25-28页
作者:曾晶晶 卜继玲 王京雁 刘柏兵 王永冠 丁行武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株洲412007 
抗侧滚扭杆为研究对象,使用Simufact软件建立三维热力耦合工艺链仿真模型,获得了扭杆闭式镦粗工艺与开式镦粗工艺极限镦粗比规律;针对文中扭杆镦粗工艺提出变截面模具改进方案并进行仿真与试制验证。结果表明,极限镦粗比规律对提高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抗侧滚扭杆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收藏 引用
《内燃机车》2012年 第5期 5-9页
作者:曲文强 宋晓文 刘韶庆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南方)山东青岛266111 
利用SIMPACK软件建立了车辆整车动力学模型,分析其线性临界速度及非线性临界速度,结果显示其临界速度完全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改变抗侧滚扭杆扭转刚度来考察其对于车辆运行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该型车在直线及曲线状态下的性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