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抗诉"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民事再审抗诉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规制路径
收藏 引用
《同行》2016年 第13期 471-472页
作者:孙浩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民事再审抗诉制度对于实现个案公正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在民事诉讼制度中强化检察权不仅不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偏离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方向,而且还违反了处分原则,加剧了个案公正与程序安定的价值冲突,与再审制度'有限纠错'的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同时申请抗诉与再审后撤回再审申请的处理
收藏 引用
《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 第35期 164-165页
作者:姜仲波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哈尔滨150080 
审判监督程序作为偶尔发生的民事生效裁判确有错误的须予纠正,在两审终审制的民事诉讼基本制度框架下完善程序构架,力求有错必纠,实现公正裁判的诉讼目标的重要程序设计,在民事诉讼法学理论和民事诉讼法律实务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不可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检察建议与抗诉的关系和衔接
收藏 引用
《法制与经济》2015年 第15期24卷 109-110页
作者:马勇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检察院天津300073 
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吸收了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的检察建议制度,将其上升到法律规范的层面,使之成为了与抗诉相并列的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手段之一。检察建议与抗诉在性质功能、适用条件、法律效力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不同,新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我国检察机关为被告人利益抗诉的困境及出路
收藏 引用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 第4期 116-118页
作者:魏颖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88 
近年来,检察机关为被告人利益抗诉的重要功能逐渐为人们重视。我国法律目前对此种抗诉的规定不够完善,检法部门执行标准不一,导致抗诉效果不佳,因此对该程序进行制度设计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在检察机关为被告人利益抗诉时赋予被害人上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海青浦:抗诉2起虚假诉讼案
收藏 引用
《方圆》2019年 第2期 76-76页
作者:胡佳来不详 
近日,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对2件由“套路贷”引发的虚假民事诉讼开展监督,分别向上海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提请抗诉并获支持,实现虚假民事诉讼监督领域零的突破。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吴氏夫妇向丁氏父子高息借款共计人民币23万元。然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日刑事非常救济程序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政法论坛》2004年 第3期22卷 157-163页
作者:吴高庆杭州商学院浙江杭州310035 
刑事非常救济程序是刑事诉讼的最后一道屏障 ,其设计得科学与否 ,直接关系着刑事审判的质量和程序的公正。日本的刑事司法制度独具特色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刑事再审程序改革研究
收藏 引用
《河北法学》2007年 第8期25卷 191-198页
作者:杨建广 王学成中山大学法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广东广州510623 
从近年来的司法实践看,法院和检察院对再审程序的适用呈不断减少的趋势,但同时不服生效裁判的申诉却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调查表明,人们对现行刑事再审的制度设计评价并不高。现行刑事再审程序的运作实际上也已陷入了困境。这是因为立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建构新论
收藏 引用
《法学论坛》2015年 第2期30卷 119-127页
作者:李菊明山东政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化解"执行难"和"执行乱"的有力制度设计。2012年新《民事诉讼法》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确立了法律依据,但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远未建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应当着重围绕监督范围、方式和具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刍议建立完善的民事检察监督体系
收藏 引用
《人民检察》2002年 第1期 17-20页
作者:薛永慧中国政法大学 
如何改造检察机关民事监督制度已成为现阶段考问学者和实务人员的一大难题。笔者在主张改变传统观念、重塑诉讼理念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建立包括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参与民事诉讼、对生效裁判的抗诉在内的完善的检察机关民事监督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既判力原则出发完善我国民事再审的发动机制
收藏 引用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年 第6期24卷 48-51页
作者:朱檬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既判力原则指确定的终局判决对法院和当事人的强制性通用力。既判力作为现代诉讼法上的重要原则,却因我国民事再审发动机制的一些不完善和缺陷而受到严重的威胁和破坏。如法院作为发动再审的主体,检察院抗诉无次数限制以及当事人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