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抗车辙能力"
3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
收藏 引用
《华东公路》1993年 第4期 41-44页
作者:李立寒 张南鹭同济大学 
本文在分析室内蠕变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沥青混合料车辙指标——蠕变劲度模量与其材料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式,期望以这种关系作为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的依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标号沥青的混合料抗车辙能力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外公路》2005年 第4期25卷 160-162页
作者:胡力群 弥海晨 耿超长安大学陕西西安710064 西安公路研究所 
在使用高标号沥青的条件下,分别对沥青含量不同、石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同、集料级配不同和掺入消石灰、水泥的几种沥青混凝土进行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使用高标号沥青拌制沥青混凝土时,为提高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外部条件对沥青路面抗车辙能力影响分析
收藏 引用
《广东公路交通》2006年 第4期32卷 15-19页
作者:李明国 牛晓霞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车辙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从沥青路面的外部使用条件分析了沥青路面产生车辙的外部原因,为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的设计提供参考,并对沥青路面车辙的预防提出了一些建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评估沥青路面抗车辙能力的方法
收藏 引用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5年 第4期7卷 79-82页
作者:陈斯宁 罗辉 周美茜 贾霖璨宿迁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江苏宿迁223800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车辙病害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最主要形式之一,对沥青路面车辙进行评估,是改进沥青路面设计以克服车辙破坏的关键。在对当前通用车辙评估试验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真实路面结构沥青层全厚度、长时程车辙试验评估方法,全面评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废玻璃沥青混合料性能的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材料学报》2006年 第2期9卷 239-244页
作者:陈风晨 李立寒 杜鹃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将废玻璃用于沥青混合料来铺筑沥青路面,有助于废物利用和环境保护,并对沥青层的表面特征产生一定影响.废玻璃在沥青路面中应用的关键是改善玻璃与沥青的粘附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粘度的改性沥青或以水泥作为剥落剂可以有效地提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集料粒径对沥青混凝土性能影响规律研究
收藏 引用
《技术与市场》2023年 第11期30卷 24-27,32页
作者:李强 李志亮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91 
为了研究集料粒径对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制备了16、20、25 mm三种最大公称粒径等级集料的沥青混凝土,探究了集料粒径对最佳油石比、马歇尔试验指标和抗车辙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毛体积密度和稳定度随油石比变化存在明显的峰值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掺量再生沥青路面材料的温拌技术评价
收藏 引用
《上海公路》2022年 第3期 99-104,M0008页
作者:高栋 王涛 侯向导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河北雄安新区071700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84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集合了温拌沥青技术和再生沥青技术的优点,是一种绿色环保型沥青混合料。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疲劳试验等研究,对比了高RAP掺量比例条件下,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和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形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动水冲刷试验的沥青路面水损害评价研究
收藏 引用
《公路》2016年 第12期61卷 58-63页
作者:李阿坦 虞将苗 王刚 王潇潇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市230088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州市510641 浙江大象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市311215 
水损害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之一,能显著地影响路面结构强度及正常使用功能。为有效地模拟沥青路面结构受动水压力作用的过程及探索如何评价其水损害程度,依托自主研发的动水冲刷仪,形成一套基于动水冲刷试验的沥青路面水损害评价体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型直道试验系统在混凝土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车辙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公路》2013年 第7期58卷 53-57页
作者:邓小华 冯新军 袁剑波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510080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长沙市410004 
针对广深高速公路东莞北大桥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设计,采用大型直道试验系统,对水泥混凝土桥面的4种沥青混合料铺装结构进行高温车辙试验,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适当调整SMA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的粗细比并且对水泥混凝土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SMA在薄罩面层上的潜在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外公路》2005年 第5期25卷 113-116页
作者:肖鹏 马爱群河海大学 
SMA自应用以来,几乎所有的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均为12.5 mm和19.0 mm,然而,细SMA(公称最大粒径为4.75 mm和9.5 mm的SMA)也存在很多优点。该文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所设计的细SMA与常用SMA(大公称最大粒径)性能的对比,表明细SMA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