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在我国中小城市,目前仍是房屋建筑的主要结构类型之一。特别是齐齐哈尔地区大量兴建的临街居住建筑大都是底部2层框架抗震墙砖房,以适应于底部的大空间要求(作商服用)。因此提高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的抗震能力,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大问题。...
摘要:本文针对框架抗震墙砖房的震害特点及抗震规范的要求,提出了在进行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抗震设计时应当遵守的基本要求,可供设计时参考。
摘要: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 50011-2001编制的原则,通过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震害分析,提出相应的抗震设计方法。
摘要:从抗震概念设计、抗震计算要点、抗震构造三方面结合新旧规范对底层框架抗震砖房结构抗震设计,尤其对框支墙梁的计算进行分析探讨。
摘要: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是我国目前经济条件下特有的一种结构型式.历次震害表明,该结构在震害时底部发生变形集中,因出现大的侧移而严重破坏,甚至坍塌.从抗震而言,此种结构不值得提倡,但从经济上考虑,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地区差别较大,对欠发达地区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并如在设计上解决好有关问题,其安全也是有一定保障的.在这方面,规范已为我们提供了依据,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谈谈在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基于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分析,从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出发,给出底部抗震墙抗震刚度计算公式及抗震墙数量的简化确定方法,并在构造上进行了论述,结合工程设计实例,以供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中提供借鉴。
摘要:未经抗震设防,或虽作抗震设防但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底层框架多层砖房,在结构体系、底层墙体的布置和抗震构造措施方面均存在许多问题,致使这类房屋的抗震性能相对比较差。文中分析了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震害特点及原因,并结合历次震害资料及设计实践,对这类结构的抗震设计进行了探讨。
摘要:就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砖房抗震设计的几个问题,提出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体系的合理布置,过渡楼层抗剪抗弯能力应适当增强,以及构造措施等。
摘要:本文论述对抗震要求的建筑 ,在设计中应考虑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更有效地抗震能力。目前对于超规范规定的建筑方案 ,若结构采用加强构造的方法来解决抗震问题 ,仍存在不安全因素。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