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抢救性保护"
27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赓续“塞上石碑”,先行数智赋能
收藏 引用
《文化产业》2023年 第28期 74-76页
作者:胡爱华榆林市长城保护中心 
红石峡摩崖石刻是著名的“榆林八景”之一,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也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典籍。红石峡的每一副摩崖题刻都蕴含着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其丰富的艺术价值与厚重的史学价值使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但是,榆林气候条件特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保护的创意维度思考
收藏 引用
《非遗传承研究》2019年 第2期 22-25,21页
作者:楚国帅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主要经历了抢救性保护、整体保护和生产保护三种保护方式,并不断结合立法保护推进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持久和完善抢救性保护是基础,整体保护保障,生产保护是动力,立法保护是支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创刊词
收藏 引用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2022年 第1期1卷 I0001-I0002页
作者:《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编辑部不详 
石窟与土遗址是我国璀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中华文明持续演进和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的伟大历程,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保护和传承好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手工艺的生产保护——以草柳编技艺为例
收藏 引用
《人文天下》2015年 第12期 36-41页
作者:蔡胜男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相关部门针对不同处境的非遗项目,都有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对处于濒危状态的非遗项目实行抢救性保护,对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特定区域实行整体保护,以及对具有生产质和特点的传统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考古发掘现场环境突变对出土文物的破坏及应急保护研究
收藏 引用
《边疆考古研究》2008年 第1期 303-313页
作者:王蕙贞 冯楠 宋迪生西北大学西安710069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长春130000 
考古学和文物保护学的研究对象都是具有重要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文物。考古发掘现场是考古学者发现并获取文物及文物保护工作者保护文物的联合工作现场和接合面。近年来随着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考古发掘的遗物和遗迹越来越丰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可移动文物的预防保护探析
收藏 引用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年 第12期 52-54页
作者:程召辉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文物不仅构成了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基因。它们是文化的积淀,是一个国家历史的缩影,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同时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由于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同时又具有不可再生的特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工艺美术,可以是“潮”文化
收藏 引用
《创意设计源》2018年 第4期 F0002-F0002,1页
作者:姜鸣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 
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品类丰富,以其独特的工艺和样貌,与我们的生活建立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我们感叹许多绝艺绝活面临失传,亟需抢救性保护和活态传承;另一方面,重技术轻内涵、重材料轻设计、重观赏轻实用,又是人们对工艺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皇宋中兴圣德颂碑”的修复、加固与安装
收藏 引用
《施工技术》2006年 第8期35卷 39-40页
作者:陈平 赵冬 张卫喜 毛筱霏 王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5 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陕西西安710075 
摩崖石刻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研究我国古老的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等均具有无法替代的价值.对摩崖石刻的抢救性保护是一个世界的难题,风化以及水的侵蚀等因素一直困扰着文物保护工作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海岛罗汉松盆景艺术之乡”在东莞挂牌
收藏 引用
《花木盆景(下半月)》2015年 第8期 30-31页
作者:刘少红《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编辑部 
2015年7月1日,由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主办、东莞市盆景协会等单位承办的"中国海岛罗汉松盆景艺术之乡"挂牌庆典在东莞举行。海岛罗汉松生长于原属东莞的大鹏湾一带海域,是濒危物种,经过东莞盆景人30余年的抢救性保护和开发利用,使它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旅视角下敦煌本土音乐创新与实践研究
收藏 引用
《文化产业》2021年 第29期 26-28页
作者:李霞兰州城市学院 
文章从文旅融合的视角研究了敦煌地区有代表的民间音乐,从其艺术特征、创新与实践形式展开论述,探讨了敦煌本土音乐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敦煌本土音乐的繁荣发展,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和支持,另一方面需要有效利用和依托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