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拓跋鲜卑"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拓跋鲜卑与敦煌早期艺术
收藏 引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 第5期 25-30页
作者:张子中 
学术界对敦煌早期艺术的评价褒贬不一,大多都认为那是上承汉墓壁画传统、下启隋唐风格的过渡阶段.即使有人推崇北朝时期的造型艺术具有原始魅力,却没能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真正动因.美术史家常任侠先生指出:“中国过去的美术史家,往往只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向文明挺进——评获奖话剧《拓跋鲜卑
收藏 引用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2年 第12期 26-27页
作者:刘彦君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所 
大型民族历史话剧《拓跋鲜卑》深度挖掘了拓跋鲜卑民族历史、文化、地域资源,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鲜卑民族从狩猎森林迁徙草原的艰难历程,充分展示了鲜卑民族不屈不挠、追求幸福、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的民族精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昙曜五窟看拓跋鲜卑的审美特征
收藏 引用
《收藏与投资》2021年 第11期12卷 74-77页
作者:裴京哲 陈艳 刘思宏水原大学韩国 
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最先开凿的早期石窟,开凿者以“帝佛合一”的政策下“佛即帝王象征”为雕凿理念,使昙曜五窟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也使造像流露出更多拓跋鲜卑的审美特征。昙曜五窟的造像风格十分一致,窟内主位都雕有巨大的主佛像,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魏拓跋鲜卑族文化线路与都城政治再思考
收藏 引用
《南方建筑》2011年 第4期 86-90页
作者:林秀姿南亚技术学院 中央大学通识中心 城市与设计学报 
在亚洲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森林游牧族——鲜卑族,其对于中国都城形式的影响甚巨。本文以北魏拓跋鲜卑族的族群社会转变与空间移居的脉络出发,突显游牧民族的文化路线与历史脉络意义;并由拓跋鲜卑族的城市营造历史经验出发,进行几个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云冈十二窟乐舞图像中的“胡腾”
收藏 引用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2年 第2期 127-147,527-528页
作者:刘晓伟山西大学音乐学院 
中亚与云冈石窟紧密联系,从拓跋鲜卑定都平城就开始了。^(①)马雍在《巴基斯坦北部所见“大魏”使者的岩刻题记》^(②)一文中考证巴基斯坦洪扎灵岩的题记“大魏使谷魏龙今向迷密使去”就是北魏出使西域使者的历史记录。政治性的大型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固原北魏漆棺画研究
收藏 引用
《文物》1989年 第9期 38-44,12页
作者:孙机 
1973年出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雷祖庙北魏墓的描金彩绘漆棺,虽其后部已损毁,木胎亦朽失不存,但残漆皮经拼接复原后,仍使大部分画面得以恢复。这些绘画不仅在艺术史上应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它们所透露出的有关北魏历史面貌的若干信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艺术本源的实证思考
收藏 引用
《文史杂志》2000年 第2期 28-30页
作者:张子中山东烟台中国煤炭经济学院 
以往人们对艺术起源的研究多为历时性研究,追寻“艺术发生的日子”,有些共时性研究也都局限于经验领域。我认为把艺术起源问题改为艺术本源问题有重大理论意义,艺术本源即艺术的本质根源,这就牵涉到了本体论问题。 一、儿童心理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锡伯族民俗音乐
收藏 引用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04年 第3期 8-9页
作者:赵妍哈师大艺术学院 
一、锡伯族概况 1、历史溯源 锡伯族是我国东北的古代鲜卑族的遗民,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锡伯族的祖先是东胡的一只部落。西周时期,东胡被匈奴打收后便散居在大兴安岭胡伦贝池一带。大兴安岭又名鲜卑山,东胡人便以鲜卑为名。两晋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早期鲜卑萨满文化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艺术》2008年 第1期 69-70页
作者:王艳梅 宋宝峰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博物馆 
鲜卑是发源于中国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属于阿尔泰民族蒙古族群,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鲜卑属东胡系,居于鲜卑山,因此得名。先秦时期已活动于大兴安岭山脉中部与北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吐谷浑民歌集锦
收藏 引用
《中国土族》2015年 第2期 60-62页
作者:慕甲 
南北朝时,曾建国于青海湖之滨的吐谷浑汗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歌词和乐曲,吐谷浑人在文化艺术创造方面,继承了祖先鲜卑族文化的传统,在此基础上又与内蒙古阴山拓跋鲜卑文化、青海铁弗匈奴文化、乌桓鲜卑文化及青海羌人文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