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拟真"
2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拟真与异化:基于实时虚引擎的影像媒介权力扩张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22年 第11期 109-115页
作者:诸佳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 
借助实时虚引擎技术,数字影像更便捷地打破实与虚的界限:一方面能构建影像资源的拟真回路,形成创作者、演绎者、观众与数字影像之间的拟真默契;另一方面能呈现“超实”的视觉形态,创造“异化”的视觉宇宙。由此产生的跨媒介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拟真化存在的隐喻与象征——数字表演的主体问题
收藏 引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3年 第5期211卷 1-25页
作者:陈奇佳 钟金鸣浙江大学文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数字表演是数字技术介入舞台艺术较活跃,取得较为深刻成就的一个进路。通过数字表演诸多方式的开拓、探索,当代艺术家借以谛视当代主体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即拟真性存在。当前戏剧艺术的“赛博格”“偶状形体”“程序主体”“虚合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拟真与超越: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摹仿观念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2019年 第4期 165-171,178页
作者:路程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 
中国美学从其开端便将文字和图像作为"道"的模,分有天道的正当性。中国式摹仿观具有恰当再现物像的拟真要求,但对"神似"甚至"离形得似"的追求,才是更高的美学准则。中国的摹仿观包含了超越摹仿的内在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图像与拟真——后现代的“美”与“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2021年 第1期 168-179页
作者:史良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北京100089 
后现代时期的艺术迎来了一种异样的繁荣,艺术创作与消费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与这种普遍化的美学诉求相伴而生的庸俗化却也使艺术失去了崇高感,高雅与通俗艺术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在大众媒介的推动下,后现代社会沦为一个被图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本”文本到“拟真”符号——西兰卡普的当代重构研究
收藏 引用
《贵州民族研究》2018年 第4期39卷 98-102页
作者:向思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4 湖北民族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从符号学视角看,西兰卡普是诞生在传统乡土社会的民间工艺文本,其功能和符号意义的解读,会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文章分别从西兰卡普所处的不同语境入手,具体分析了在乡土社会语境中,作为诗意文本的"本"价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拟真语境下数码绘画释义
收藏 引用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1年 第12X期2卷 105-106页
作者:沈军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人类进入数字化时代以后,数码拟真技术使得视觉艺术的创作、传播与接收发生了质变,随之而来的是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根本逆转以及艺术概念重新界定,本文试图捕捉这一变化,在拟真的语境下,从技术发展的角度,通过阐释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的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洗绿”到拟真:环境传播视域下电视广告空间修辞实践
收藏 引用
《东南传播》2018年 第11期 140-144页
作者:房也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在环境传播视域下,商业广告对于自然符号的征用被称作"洗绿运动",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洗绿广告的修辞策略出现了一些变化。从最初的虚假环保宣传到当前的绿色文化隐喻,"洗绿广告"俨然进入了"泛绿演绎"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拟真实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以《狂欢》为例
收藏 引用
《艺术家》2022年 第8期 57-59页
作者:王丽雯南京艺术学院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艺术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技法、绘画类作品,而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如装置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等新的艺术门类。与传统艺术相比,这些新艺术可以说是全新的,甚至可能是颠覆的。随着艺术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宋代绘画中的“拟真”实验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18年 第4期 4-11页
作者:班宗华 
在中国艺术史中,写实性强且带有幻觉效果的山水画唯一兴盛的时期落于唐末到南宋末,亦即约公元900年到1250年之间。在这一时期,许多中国画家探索绘画的视觉特色、图绘目标以及绘画技法,这在宋之前几无前例,之后也甚为罕见。虽然宋代某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塑中国语境下的“传统”及其实践——关于《建成环境中的传统:“实”、超拟真》中文版的若干议题
收藏 引用
《建筑遗产》2023年 第3期 140-144页
作者:黄华青 梁宇舒 奈扎·阿尔萨耶 何培斌 李晓东 阮昕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上海200240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210093 不详 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新加坡119077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 
2022年12月围绕建筑史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荣休教授奈扎·阿尔萨耶(Nezar AlSayyad)的著作《建成环境中的传统:“实”、超拟真》中文版的出版,译者黄华青、梁宇舒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举办的第18届国际传统人居环境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