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拼布艺术"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视图:
排序:
传承至今的艺术——
收藏 引用
《流行色》2014年 第11期 88-95页
作者:王俐人 
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手工艺,以其独特的形式表现出人们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本文通过对布的起源、发展的探究,论述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独特布形式,及国内外布文化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试分析拼布艺术传承至今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笨笨奶奶的“蝴蝶效应”
收藏 引用
《中华手工》2024年 第8期 48-51页
作者:李建荣(文) 赵志纯(图)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创意写作研究中心 不详 
就近取材,把布得姹紫嫣红钟爱蔬果,乐此不疲,自号“笨笨奶奶”的赵志纯生于1951年,是一名中国果蔬拼布艺术家。她家住济南市槐荫区,是济南铁路局配件厂的退休职工,如今成为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将传统的荷包转化为果蔬摆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志惠:用布“画”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收藏 引用
《流行色》2020年 第9期 119-126页
作者:艳光不详 
"我觉得拼布艺术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手段和媒介,是拼布艺术家的画笔,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王志惠是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一名教师,作为为数不多的男性拼布艺术爱好者,他谦和、亲切、理性,讲起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布服饰基因的时尚表达探究
收藏 引用
《设计艺术研究》2022年 第3期12卷 144-149页
作者:马芳芳 陈明艳 黄紫荆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浙江温州325000 
布作为一种传统的技艺,在国内外都有一席之地,从早期纯实用型的生活品,发展成为现今实用性与艺术装饰性兼顾型的艺术品。针对拼布艺术,主要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并进行整理归纳与综合分析,提出布基因这一概念予以剖析,挖掘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侗锦布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大观(论坛)》2019年 第10期 36-37页
作者:曹寒娟怀化学院 
文章以拼布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为线索,以侗族素锦面料的创新设计为视角,探索拼布艺术中传统侗族素锦面料的不同艺术特征与视觉体验方式.通过研究侗族传统手工织布和侗族素锦图案在布作品中的颜色与材质运用与对比,侗族织物图案不同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行走在两个气球间的女孩子
收藏 引用
《上海文学》2003年 第6期 50-54页
作者:赵竺安 
一从亮得晃眼的太阳底下走进吉盛伟邦,冷气嗖地裹住身体,杰克琳的抵抗情绪才消散。她迅速扫视着那些线条简洁却有一张张尊贵面孔的北欧家具,心里那张温馨的网渐渐地舒展。大罗马就像那些木质考究的家具花纹,矜持而不失亲切地对她说,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布手工技艺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路径探析
收藏 引用
《天工》2023年 第35期 66-68页
作者:刘青 褚小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乌克兰基辅国立工艺设计大学 
新工科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该更接近产业和制造业的培养目标,布技艺作为一种传统手工技艺,不仅能满足视觉传达对于造型美学的要求,在工业实践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旨在探讨布手工技艺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路径,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水田衣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与启示
收藏 引用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20年 第3期38卷 109-116页
作者:柯杰华 方泽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探究了水田衣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源于春秋时期,兴盛于明末,没落于清朝。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水田衣呈现不同的文化特征。水田衣形式美的艺术特征,正是符合现代的审美,古为今用,于现在的流行时尚接轨。论述将其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带给现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心游于艺 伴布而栖
收藏 引用
《中华手工》2024年 第8期 66-69页
作者:彭一(文) 陈晶(图)不详 
大约在30年前,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设计专业毕业的陈晶,以布作品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设计。而在当时,国内还并没有“布”一词,而是人们俗称的“绗缝”。毕业进入国家机关的那些年,陈晶对拼布艺术念念不忘。时至2...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陕北延川布堆画的当代解读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3年 第3期 92-94页
作者:项毅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发源于陕北延川地区的布堆画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宝贵财富,以冯山云、郭如林、高凤莲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家将这种传统民间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将这种艺术形式发扬光大,推到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度。这就意味着这种来自民间,体现了陕北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