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掺气浓度"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弯道水流掺气浓度分布规律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人民长江》2019年 第A1期50卷 301-304,345页
作者:贾志军 张功育 马文涛 番华芬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云南秀川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21 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云南昆明650500 
关于弯道水流的水流结构、紊动特性、泥沙输移、床面变形等研究成果较多,而研究较少。采用物理模型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弯道水流掺气浓度分布规律。实验装置由设施及起始直段、左向弯道、中间直段、右向弯道、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掺气浓度测量研究
收藏 引用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 第11期28卷 47-51页
作者:李静 周赤 姜伯乐长江科学院水力学研究所武汉430010 
通过试验室研究,借助高速数码摄像机,结合面向对象的VC高级编程技术,开发掺气浓度图像分析软件,提出一种自动识别水二相流中泡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并进一步给出计算二维、瞬时掺气浓度场的算法。图像处理技术与水两相流实测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泄洪洞变底坡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利水电快报》2024年 第8期45卷 78-83页
作者:宋凯 陈利强 张陆陈 杨正丽 叶俊荣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430010 国家大坝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10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利与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9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针对高水头小底坡泄洪洞采用常规挑(跌)坎存在的空腔回水现象严重、稳定性差、水头变幅适应性差等问题,通过模型试验的方法,结合如美水电站放空洞,对“挑坎+平缓坡+陡坡”的变底坡形式坎进行系统研究,揭示了变底坡坎各部位(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水垫塘冲击区掺气浓度对脉动压强作用的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利水电技术》2018年 第4期49卷 70-75页
作者:马文韬 杨红宣 张功育 赵伟 王海军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云南秀川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21 
采用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泄流进入水垫塘后在水垫塘底板冲击区内掺气浓度对脉动压强的作用。通过改变量,使水垫塘内水体的掺气浓度发生变化,开展不同的掺气浓度对水垫塘冲击区底板脉动压强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水垫深度和泄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两流体模型中泡粒径对掺气浓度预测结果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西北水力发电》2004年 第1期20卷 4-6,22页
作者:李志高 陈刚 黄兆玮 张明亮西安理工大学 陕西西安710048 
利用两流体模型,通过对水两相流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明渠水两相流中泡粒径对掺气浓度的预测,得到了泡粒径越大,其上逸速度越快,近壁掺气浓度越低的规律,从而得知存在于近壁面的泡主要是小粒径的泡,提出了设计槽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片状电极电阻式掺气浓度仪测量结果不稳定原因探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6年 第8期16卷 153-155页
作者:赵一博 吴文英 刘佳怡 蒋思琪 林俊宏 张祺 张法星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 
片状电极电阻式掺气浓度仪用来测量液两相流中相的体积百分比,但在试验中,存在测量结果不稳定的现象。本文从电阻式掺气浓度仪测量原理(麦克斯韦公式)出发,考虑到实际水流可能不满足该公式的基本假设,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南水北调西线明流引水洞高速水流掺气浓度的计算与测量
收藏 引用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年 第2期39卷 20-20,28页
作者:赵秀凤 朱智伟河南省郑州水利学校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通过对南水北调西线阿安引水工程的高速水流掺气浓度模型试验的成果,对高速水流的原理进行分析,并采用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高速水流水深计算的经验公式,对高速水流掺气浓度进行计算,确定掺气浓度是否能达到免蚀的要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前置坎阶梯溢洪道近壁特性
收藏 引用
《水科学进展》2014年 第3期25卷 401-406页
作者:刘善均 朱利 张法星 罗书靖 白瑞迪 邓军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察设计院浙江杭州310014 
为更清楚地认识前置坎阶梯溢洪道近壁面沿程规律,对其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在不同坡度、单宽流量、台阶体型条件下阶梯竖直面和水平面近壁处掺气浓度沿程分布规律,并与不设前置坎但设置过渡阶梯溢洪道的规律进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侧向折流器对侧空腔和底空腔参数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 第8期43卷 1116-1119页
作者:聂孟喜 吴广镐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北京100084 
为深入研究突扩突跌设施的特性,在三峡工程深孔水工模型上对时均压强分布、量、掺气浓度等进行了观测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侧墙形成4个区域,即:侧空腔区、压强骤变区、低压区和稳定区,侧空腔长度和侧墙时均压强均与折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与宽尾墩联合使用的阶梯溢流面水流问题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利学报》2009年 第5期39卷 564-568页
作者:梁宗祥 尹进步 郑治 卢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2 
通过模型试验、原体观测资料的分析发现,与宽尾墩联合使用的阶梯式消能工,为了满足溢流面水流减蚀的要求,须使阶梯溢流面在初始段6~8个台阶形成空腔溢流,而阶梯堰面形成空腔溢流与阶梯起始断面的坎型、坎高及宽尾墩型式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