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操作过电压"
152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750 kV敞开式变电站和输电线路避雷器配置的优化研究
收藏 引用
《电瓷避雷器》2010年 第1期 38-46页
作者:赵丹丹 郭洁 项阳 闫强 高峰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西安710049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西安710082 
在电力系统中,避雷器的配置直接影响系统过电压和绝缘配合,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了750 kV变电站的避雷器配置对输电线路工频、操作过电压以及变电站设备节点上雷电侵入波过电压的影响,并校验了这些过电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碳化硅MOSFET用于500V低压直流断路器的可行性研究
收藏 引用
《电测与仪表》2017年 第14期54卷 64-69页
作者:丁锐 石新春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与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3 
碳化硅MOSFET具有低导通损耗、开断速度快、耐高温等优点,其优异的开断性能是研制低压直流断路器的理想选择。从现有直流电压等级、绝缘水平和用电安全等角度确定断路器的工作电压等级,并搭建简易低压直流电路模型,估算模型中的各元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特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绝缘配合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力建设》2015年 第2期36卷 86-90页
作者:张冯硕 吴高波 李健 汪雄中南电力设计院武汉市430071 
针对特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的绝缘配合问题,首先对目前接地极线路的绝缘配合原则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接地极线路的操作过电压水平进行了计算,并通过对线路绝缘水平、操作过电压水平以及换流站保护水平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接地极线路绝缘水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断路器相控切除并联电抗器的研究及实现
收藏 引用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8年 第1期39卷 107-111页
作者:黄观荣 黄国栋 刘建明 王平波 廖敏夫 欧英龙 李知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广东湛江524000 深圳市国立智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阐述了相控切除并联电抗器的控制策略,提出并设计一种基于FPGA的并联电抗器相控分闸控制器。通过计算并配合高精度永磁操动机构控制断路器动作。根据实验室现有条件,搭建实验回路并完成了精度测试,并进一步进行了单相的带载实验。实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葛上±500kV直流输电线路电气设计
收藏 引用
《华中电力》1993年 第6期6卷 9-15页
作者:章龙才中南电力设计院 
1 前言 葛洲坝至上海±500kV直流输电线路(葛上线)全长1045.655 km,该线路自建成和投运以来,在单、双极运行情况下经受了多种荷载,运行情况良好。 葛上线是我国第一条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在此之前,国内没有制订直流输电线路的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家标准《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报批稿)》编制的几个问题
收藏 引用
《电力技术》1994年 第3期 8-10,23页
作者:张化良西南电力设计院 
国家标准《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报批稿)》(以下简称规范)的送审稿审查会已于1993年底召开,根据审查会意见修改完成了的报批稿为了使本专业有关人员了解规范编制的背景,本文就规范的编制目的、必要性、分歧意见、主要内容、适用范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家标准《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待解决的问题
收藏 引用
《电力技术》1995年 第2期 23-28页
作者:张化良西南电力设计院 
国家标准《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的报批稿已经电力部审查通过,已报送建设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发。本标准的编制虽告一段落,但作为标准的完善与提高将是长期的工作。在标准的报批报告中我们提出了三个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接地极线路绝缘配合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力勘测设计》2020年 第4期32卷 34-37页
作者:王莹莹 李永双 唐剑 夏波 张华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北京100120 
接地极线路绝缘成为特/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已有接地极线路故障引起直流工程闭锁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剖析出绝缘不匹配、耐雷水平低、同塔架设增加安全隐患、保护策略适应性不足等问题是接地极线路发生闪络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缆线路并联补偿电抗器合分闸暂态研究
收藏 引用
《电气化铁道》2013年 第1期24卷 1-3页
作者:孙彰林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针对目前客运专线电力供电系统采用全电缆供电线路,并设置固定并联补偿电抗器抑制电容效应的设计方案,利用ATP-EMTP电磁暂态仿真计算程序建立模型,对合分闸并联电抗器的暂态进行研究,计算投切电抗器产生的合闸涌流和操作过电压,提出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高压线路绝缘风偏设计方法的改进意见
收藏 引用
《高电压技术》1983年 第1期12卷 26-34页
作者:章润陆 陆宠惠 李世杰武汉高压研究所 
一、绝缘风偏设计的概况和塔头尺寸的比较我国送电线路现用的风偏设计方法是参照五十年代初期苏联线路规程制订的。但随着超高压线路的迅速发展和运行经验的积累,在风偏设计原则、风偏角计算方法以及风偏参数的实测试验等方面都有了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