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支抗控制"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应用改良上颌唇挡加强方丝弓矫治器支抗控制效果观察
收藏 引用
《山东医药》2004年 第23期44卷 67-68页
作者:王玉玲 孙亚夫 孔凡芝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50014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近年来,我们对32例拔牙矫治患者应用改良上颌唇挡加强方丝弓矫治器支抗控制,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21例;年龄10~25岁.其中安氏Ⅰ类错牙合18例(中、重度拥挤12例,双牙弓前突6例),按矫治设计均拔除两侧上下颌第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支抗控制在CAT中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年 第10期 406-408页
作者:李娇佳木斯大学口腔医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随着无托槽隐形矫治(Clear Aligner Therapy,CAT)的发展和进步,CAT在正畸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AT技术的诞生是21世纪正畸学领域的一个新的事物和治疗理念,与传统的固定矫治器相比,它的美观舒适性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青睐。但相对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正畸治疗中支抗控制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医学综述》2015年 第10期21卷 1812-1814页
作者:刘春利 肖丹娜天津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天津300041 
正畸治疗中支抗控制至关重要,合理的支抗设计关系到治疗的成败。支抗控制可从支抗加强和支抗节省两方面考虑,并在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正畸治疗效果需以多维效果评价,为取得优质的治疗效果支抗需根据患者的垂直骨面型、牙颌畸形的类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拔牙病例中支抗控制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口腔医学》2023年 第7期43卷 657-662页
作者:王诗语 刘浩 范典 黄钖钖 袁长永 王鹏来徐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江苏徐州221000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江苏徐州221000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近年来迅猛发展,其美观及舒适的独特优势受到患者的普遍欢迎。但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拔牙病例中支抗控制的有效性与稳定性仍存在争议,临床中容易出现磨牙近中倾斜、支抗丢失等问题。本文从后牙支抗预备、前牙压低过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的临床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2017年 第5期20卷 286-293页
作者:苏红 梁奕 许天民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第一门诊部正畸科西城区西什库大街甲37号100034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2号100081 
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PASS)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基于近十年临床探索、验证并拥有多方向科研数据支撑的创新技术[1,2,3,4],有着独特的力学设计,并结合了多种正畸技术的优势理念。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综合了经典固定矫治技术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理性支抗控制系列讲座(四)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的矫治程序
收藏 引用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5年 第4期22卷 225-227页
作者:许天民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北京100081 
前面三讲我们介绍了生理性支抗控制理念及为防止生理性支抗丢失、维持上颌生理性Spee氏曲线而设计的XBT颊管及MLF托槽,这一讲,我们将介绍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系统PASS[1-2](Physiologic Anchorage Spee-wire System)的矫治程序.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正畸治疗中拔牙病例的支抗设计及支抗控制
收藏 引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16年 第6期 221-221页
作者:李爽遵义市红花岗区口腔医院贵州遵义563000 
对正畸治疗中拔牙病例的支抗设计及支抗控制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 2014 年 1 月至 2015 年 1 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口腔正畸患者 58 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非种植体强支抗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Quad-helix用于前方牵引的支抗控制
收藏 引用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 第6期16卷 509-509页
作者:左艳萍 陈文静 刘学聪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石家庄050017 河北省儿童医院 
Quad-helix由Ricketts医师设计发明一直在正畸临床用于扩大后牙弓宽度.我们在伴有上牙弓宽度不足的Ⅲ类病人先用quad-helix扩大后牙弓,建立后牙的覆覆盖关系,然后考虑到支抗的问题,通过将Quad-helix改良,继续用于前方牵引,取得了满意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理性支抗控制理论的提出及矫治系统的研发与推广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技成果》2020年 第20期21卷 76-76页
作者:许天民 韩冰 林久祥 姜若萍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北京大学 中华口腔医学会 
错牙合畸形是口腔三大疾病之一,任何矫治技术都要考虑支抗控制这个关键问题.传统支抗要么依赖于患者配合,要么效果有限,只有种植钉支抗具有足够的支抗能力,但种植支抗属于侵入性方法,植入手术风险大,使用不当可能造成前牙牙根脱离牙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3种不同支抗设计对上颌第一磨牙控制的效果对比
收藏 引用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 第1期50卷 40-45页
作者:陈劲宏 丁睿啟 王亚楠 任亚敏 张科科 崔淑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畸科郑州450052 
目的比较3种不同支抗设计对上颌第一磨牙控制的效果。方法将67例侧貌较突的拔牙患者分为3组,第1组采用隐适美G6方案矫治,第2组采用直丝弓矫治,设计强支抗(横腭杆联合Nance弓)关闭拔牙间隙,第3组采用直丝弓矫治,设种植体支抗关闭拔牙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