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改编本"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视图:
排序:
析电视剧《红楼梦》中之“五”死
收藏 引用
《创作与评论》1989年 第3期 77-78页
作者:刘样 
我国历代文学名著得力于戏剧改编,使能深入到文盲和半文盲阶层;现代荧屏勃兴,更给改编开拓了广阔的前景。惟各类改编本很少赶得上原作,除篇幅限制之外,对名著通盘和主体设计吃不透,取其一点不及其余,是大有关系的。早些日子电视连续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新鉴定生活的底片——电影《天国逆子》编剧前前后后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1995年 第1期 2-9页
作者:王兴东 
打个比喻说,电影编剧的头脑里就象一个洗印车间,储存了大量的生活底片,这是编剧在生活实践中,与各种人,各种事,各种物打交道,捕捉发现,经过了自我的感觉体验,化为一系列印象,犹如一幅幅画面,在心灵的感光室里留下了活体记忆,随时拷贝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田汉改编戏曲《金鳞记》纪实(下)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1991年 第12期 47-48页
作者:黎之彦 
改编的第二阶段——重新写作戏曲文学《金鳞记》1957年3月、4月。田汉同志先后观看天津越剧团和武汉越剧团演出的《追鱼》。他认为这出戏虽然是初步改编,却引动好几个剧团竞相上演,足见这个剧目具有相当的艺术魅力。但他发现,越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田汉改编京剧《西厢记》始末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1991年 第1期 26-28页
作者:黎之彦 
田汉同志改编的京剧《西厢记》,以王实甫的《西厢记》为基,参照了各种西厢故事和戏,如:元稹的《莺莺传》,董解元的《弦索西厢记》,苏联的《倾杯记》,50年代在戏曲舞台上演出的红娘戏,西厢记故事的折子戏(包括京剧、越剧)。田汉同志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创新是戏曲艺术永恒的主题——以秦腔《周仁回府》的创作为例
收藏 引用
《戏曲研究》2015年 第2期 260-269页
作者:李志远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在当前整个社会都认为戏曲艺术已经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形下,似乎秦腔也难以逃脱这个厄运。戏曲发展事实与舆论都逼着戏曲界去思考应该如何维系戏曲艺术的生命线,走出低谷,重塑辉煌。其实不仅仅是戏曲艺术,而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都面临着同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经典传承与现代展演——论昆剧名作在台改编演出之美学视野与其文化意涵
收藏 引用
《戏曲研究》2015年 第4期 41-70页
作者:王瑷玲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 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剧场艺术系 
一前言昆剧在台湾地区的演出,除了传统"折子戏"一向受到戏迷的青睐外,事实上"全戏"的改编与全新制作,才是真正吸引新观众走进剧院,并造成一股观赏热潮的主因。对于学者而言,"昆剧"是一种活的"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当代百种曲》前言
收藏 引用
《中华戏曲》2007年 第2期 23-37页
中国戏曲具有悠久的传统,从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到清代以后的地方戏,古代的剧作家、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剧目和优美的舞台表演艺术。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次成功的改编与创新——评黄梅戏音乐电视连续剧《桃花扇》
收藏 引用
《黄梅戏艺术》1994年 第1期 84-98页
作者:李谷鸣 王伟安徽教育学院 
黄梅戏音乐电视连续剧《桃花扇》已经播出,观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们,兴趣往往集中于《桃花扇》问世后几百年来不断被改编的问题上面来,我们想就有关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如何对待名著的改编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1998年 第2期 4-7页
作者:邹红 
近年来,对名著进行改编的风气愈演愈烈,从经典作品的重新阐释到不同艺术样式之间的横向移植,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吸引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应该说,对名著的改编本不自近年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学习中研究 在研究中学习
收藏 引用
《戏曲研究》2015年 第1期 315-325页
作者:李晓上海艺术研究所 
我自1980年考入南京大学中国戏剧研究室的研究生到现在,有35年了。虽已退休,但还在为戏曲的研究做些应该做的事情。我怎么会对戏曲感兴趣的呢?又怎么会主攻昆曲的呢?实际上我自少年时代起,最感兴趣的是文学,泛读过许多名篇和名著。在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