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政治解读"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文学作品的政治解读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08年 第14期 84-87页
作者:杨家府中共德宏州委党校 
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凝聚了其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但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高度的艺术性、敏锐的超前性,而且还有普遍的社会性和较强的政治性。文学修养是一个成功领导的必备素养。它不但可以增强领导干部的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莎士比亚《李尔王》的政治隐喻解读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07年 第1期 26-29页
作者:莫运平佛山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 
在20世纪,《李尔王》这一部曾经被海涅认为是莎士比亚的'天才飞翔到令人晕眩的高度的悲剧'①(p340)逐渐被莎评家认为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首.20世纪的西方莎剧学者分别从宗教、存在主义、历史、政治、意象、象征、语言和神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政治套娃政治解读
收藏 引用
《世界知识》2011年 第9期 69-69页
作者:和静钧 
横着摆放,套娃渐次变大或变小;套在一起,几个、甚至多达十个的套娃,转眼就成了一个娃娃。这就是俄罗斯民间艺术套娃的魅力所在。据俄罗斯民间传说,一个风雪之夜,哥哥和妹妹走散了。哥哥思念妹妹,每年就会照妹妹的模样,加上想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昆剧《十五贯》的“召唤结构”与其在“十七年”接受的三重维度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19年 第3期40卷 69-76页
作者:黄静枫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研究所 
1956年全新改编的昆剧《十五贯》晋京献演。作为“现代昆剧”的开端,它正以一个全新的“召唤结构”,吸引“十七年”时期不同身份的受众进行交流。明确的改编动机决定了三类“隐含读者”。当他们走进作品成为实际接受者,政治、表演和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书画材料与宋代政治史研究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12年 第3期 12-21页
作者:邓小南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100871 
一,开篇:感想点滴(一)美术史,本是“作品的历史”。中国历史上的绘画书法作品,被欣赏,被观察,被置于特定脉络中予以解读,研究成就斐然。美术史成为当今对于历史学界影响最为深切的学术门类之一。美术史研究,首先注意作品形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歌谣运动”到“红色歌谣”:歌谣的现代文学之旅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14年 第6期 87-92页
作者:曹成竹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一直以来,歌谣作为人民大众真实情感的表达媒介,一方面存在于人们的口头传承中,一方面又始终被来自外部的凝视所关照。儒家知识分子对《诗经》的解释和诗人仿民歌体的文学创作,代表了政治权力和文化精英对这种民间文学资源的规约及倚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抛弃需要幻想的处境——对《纸牌屋》热播现象的一点反思
收藏 引用
《书城》2014年 第5期 69-78页
作者:蔡剑锋 
美剧《纸牌屋》(HouseofCards)在中国的热播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这是本文试图讨论的问题。首先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作出明确的界定,以免将接下来的讨论混同于所谓“纯粹的”艺术评论或政治解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别具手眼,自成一格──毛泽东同志评点中国古典诗词
收藏 引用
《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 第7期15卷 10-16页
作者:曾大兴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毛泽东以政治家兼诗人的双重身份解读中国古典诗词,使得这种解读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魅力。当他以诗人的身份出现的是时候,他往往能够比较客观地对待文学史上那些有争议而一时又难以下定论的作家作品,能够撇开纷纭众说,纯粹从诗的、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